APP下载

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2017-09-01吴英龙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景观

吴英龙

【摘要】:随着都市人对居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从单一的绿化向高品质、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转变,从而使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在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中,要求在使用者的角度从功能性、观赏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各个方面对所有景观要素进行合理设计,同时保留其地域与自身特色。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选择住宅时有越来越多的人非常重视环境是否舒适、安全、卫生、方便。只有人性化的居住区才能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现在有好多人提出了“ 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等理念, 就是不仅要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 而且对我们设计者提出了居住区的综合设计必须具有人性化的要求, 已成为了一个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1城市居住区的景观及人性化设计概念

所谓居住区,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这样定义了城市居住区的概念: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景观”的原义是指风景,那么“景”客观上是指存在于环境中的事物,就如我们平时常说的景色、景物等,“观”就是说人们对“景”所产生的各种感受。景观设计就是人们有意识的对某一环境进行改造,在一定区域内创造的一个具有形式因素构成,满足基本功能,并且具有一定审美价值以及社会文化内涵的景物。

当今人性化概念,在今天人性化一词总是在各领域频频被提及,但是具體什么是人性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有人这样定义人性化,认为人性化就是使技术围绕人的需求展开而进行设计,是指广义上的技术,不单独特指某一特定领域,纵观各类文献中对人性化的定义,我认为这一定义更为贴切,人性化无非就是为人服务,以人为主体,再看对人性化设计的定义,就是要根据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性等人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在设计物原有的性能和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使人感到十分舒适便捷。由此可见,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的设计。就如叔本华所强调的一样,这里要考虑的人是完整的人,是包括肉体、活动、意志和情感的人。所以在设计之中,在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之中,都要做到尊重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这样才能体现出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性的尊重。

2如何将人性化设计应用到居住区景观中

2.1引入自然要素

越来越多的人不断从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这一现象可以在周末开往郊区的车流、假期涌向风景区的人流中看到。这反映了我们居住区中的自然风景要素的缺失,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因此,为了营造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要在设计中有意地引入自然要素。结合自然条件的空间组织,既包括场地已有自然条件的利用,也包括运用自然设计要素创造富有自然感的城市空间。前者多用于公园、滨水地带以自然条件为主导的开放空间,后者多用于建筑围台,硬质景观为主的广场和街道。

2.2创造交往空间

创造一些人际交往的空间,提高居住质量应该提到建筑师的工作日程上了,须给予应有的重视,也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世界上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归属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往实现的。邻里交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但今天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力的增多,邻里之间的交往机会极少,人们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人际间的交往就越显得迫切。居住区公园就是最适合的邻里交往的场所,所以设计者为了促进邻里的交往,应该从提供绿地等公共场所各个细部的交往空间着手。

2.3创造模糊性空间

居住环境中的模糊性空间设计是对人们居家心理的一种回应,是人性化居住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处理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丹麦城市设计家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这三种类型当中,必要性活动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即当空间中包含了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如上下班、买菜、做家务等日常生活行为时,其他两种类型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攀谈、打招呼等也就自然被引发了。空间自然地被生活赋予了丰富的含义,空间的功能是多元的,人在其中的感受也是含蓄的。

2.4配置环境设施

居住区公园的空间环境是环境主体(人)的行为和客体(物质环境)的统一。在居住区景观环境中设置各种活动、运动场地以满足人们运动、游戏的需求,使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提升公园空间的人气,充分体现其亲和力和人性化。同时运用一些可行的措施将老人行为活动区、中年人行为活动区、年轻人行为活动区和儿童行为活动区空间巧妙地联系为一个整体,运用功能和设计手法来使空间与空间之间互相流动。在考虑到各个活动空间的相对特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达到整体的融合与平衡。

2.5考虑无障碍设计

在居住区的公共环境中无障碍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人的关怀应设计与体现到细部的处理上,因为上述人群更需要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和舒适的环境空间。比如说在台阶和坡道侧设置扶手,高者为高龄者和身体障碍者使用,矮的为坐轮椅者和儿童使用;台阶设置应防止疲劳,每隔1.2 米设休息平台;在公园里坐椅的摆放位置、数量甚至其冬暖夏凉的要求,遮阳、避雨的设计,防滑设计,照明设计,公厕的设置,电话亭设计等;为了显示道路和高差的不同灵活采用路面材料,一些高差变化前给轮椅以足够的回转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障碍设施也是为明天的我们准备的。我们善待残疾人、老年人,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2.6注重人文景观

注重地域人文特点,防止城市中的文化、历史的缺失。而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正是人们了解一个居住区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是居住区文化的载体。在设计时应充分突出区中的人文信息内涵,如艺术景墙、科技走廊等,以及一些雕塑小品的设置。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其次,要求设计师熟练掌握人机工学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出设施功能的科学与合理性。再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具有审美的眼光,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结语

总之,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本质就是体现“以人为本”,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景观使用功能的需求,又应该考虑景观带给人们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并要体现景观资源的均好性。同时强调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充分营造亲地空间、亲水空间、亲绿空间和亲子空间,兼顾特殊人群,注重无障碍和人性化设计,·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霍艳虹,刘红秀. 浅谈居住区景观的自然与人性化设计[J]. 河北林业科技. 201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化设计景观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浅析城市公园的人文表现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基于中国书院文化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