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9-01潘晓笑

新课程·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实施学前教育

潘晓笑

摘 要:很多人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看孩子,只要孩子按时吃饭、身体健康、毫发无损,就达到了目的,这种教育理念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与教育,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活动也以游戏活动为主,游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深入教学,使教师课程设计更具游戏性,使幼儿更容易接受。那教师如何进行游戏化教学呢?以下是对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点滴思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实施;课程;游戏化

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爱上幼儿园,爱上学习;游戏化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让幼儿爱上与人交流;游戏化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让幼儿爱上探索新事物。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如何进行游戏化教学。

一、创建和谐的游戏化环境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应该为幼儿创建和谐的游戏化环境,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幼儿才更愿意接受新知识、新经验,才会感到更快乐。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因为幼儿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外界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教师要注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毫无生气的环境会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为幼儿创建和谐的游戏化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如在《在秋天里》主题墙环境布置中,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在幼儿园里散步,让幼儿观察秋天树叶的变化,带领孩子去捡落叶,用脚踩一踩落叶,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来感受秋天里大自然的特征。回到教室,许多孩子都说起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秋天的树叶变黄了。”有的说:“秋天的风吹在身上舒服极了。”有的说:“小脚踩在落叶上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还有的孩子把捡到的落叶撕成各种形状,像小伞、像饼干、像小动物、像小花等。于是,“落叶飘飘”这一小主题的墙面布置在孩子的讨论和实践中自发生成了。这样的环境布置,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中积极互动,和伙伴一起体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并对自己的环境更为珍惜。

二、激发幼儿的游戏化思维

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游戏化思维,才能更好地在玩中学,学中玩。幼儿的思想比较简单,会认为教师带领做游戏的过程就是一个玩的过程,所以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想玩、会玩、创意玩。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化思维,让幼儿知道自己想玩什么、想怎么玩、想和谁一起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这些原则都强调了幼儿实践活动。在开展“玩具总动员”主题活动时,幼儿纷纷带来一些自己的玩具,特别是一些发条玩具和探索性玩具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幼儿的探索与表现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讨论如何玩,怎么玩才玩得开心。能力强的孩子还愿意帮助能力弱的孩子“闯关”共同游戏,在游戏中不但提高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也让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设计简单的游戏化内容

教师设计的游戏不要过于复杂,复杂的游戏幼儿不容易接受,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教师应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又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果游戏过于复杂,那幼儿可能就会对游戏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与活动,更别谈从游戏中得到身心发展了。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在原有的游戏内容基础上重新进行设计,我们设计的游戏目标不能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但游戏的情节、画面在简单的前提下不失趣味性,这样的游戏内容才是游戏化课堂上所需要的内容,才会提高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一种是操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情节性较强、内容丰富、角色较多的主题游戏,比如文学作品《老鼠嫁女》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围绕老鼠和猫两家发生的故事,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主题游戏。

幼儿常常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四、组织活泼的游戏化活动

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只是教学的手段,还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不只为教学服务,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教学也应为游戏服务。孩子是以“融合式”的认知方式认识世界的,这种“融合式”的认知方式通常会转化为幼儿的游戏。因此,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要活泼,趣味性要强。单一游戏活动会打消幼儿做游戏的兴趣,教师作为游戏活动的组织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活泼的游戏活动,直接影响着幼儿做游戏的心情和效率,一个活泼的游戏比十个毫无激情的游戏效果更好,幼儿可以快乐地做游戏,而且活泼的游戏活动也利于幼儿开朗性格的培养,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提高合作能力。比如,“双拍手”的游戏就很活泼,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念,“你拍一,我拍一……”,这个游戏一个人无法完成,可以激励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合作。

如在组织了一个教学游戏及自主游戏后教师问:“今天你们做了什么?”幼儿开心地回答:“我们一直在做游戏、在玩。”事实上,教师只是在教学环节上追求了游戏化效果,幼儿便有了置身游戏中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也許从头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解释科学,或者萌生了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教育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

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点滴思考,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课程游戏化的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不要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响了幼儿的提高和发展,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摸索更多课程游戏化的方式,切实提升幼儿的水平,为幼儿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绮丽.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

[2]顾云玉.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

[3]杨爱荣.让游戏伴幼儿成长[J].读写算(教研版),2014(12).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化实施学前教育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