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7-09-01林涵涵
林涵涵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其中,音乐教学作为对孩子情操培养的关键手段,逐渐成为众多幼儿园家长的首要选择。音乐本身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关键就是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觉和艺术的审美,所以,必然需要选择和其他应试教育所不同的方式,游戏化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最佳选择,鼓励并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发挥音乐本身具有的培养想象力、认知力、审美力的作用。在游戏化的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是音乐内容本身游戏化,另一方面则是教学方法的游戏化,通过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乐感和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游戏化;理论与实践
音乐是一种天赋,对智商和情商都在快速建立和培养阶段的幼儿园学生来讲,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有艺术性的音乐也天然地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好奇,加之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各种功课和教学都是以游戏为主,游戏是他们日常学习的常态。音乐教学游戏化,一方面能够传递应有的音乐知识给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乐感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的养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调动他们认识音乐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吸收课堂所学。
一、音乐教学游戏化理论研究
所谓游戏,即一种参与主体在互动中获得快感的行为方式。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达,现代文明中游戏的参与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参与度也在不断上升。幼儿音乐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同于成年人的游戏,他们更乐于参加一些非制式的游戏,音乐的游戏化教学主要是培养他们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在听音乐、聊音乐、唱音乐、弹音乐的过程中,发挥五官的能动性,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比如,在有明显韵律的音乐视频中,带着他们一起动,配合节拍的律动感受音乐;也可以在课堂组织活动“丢手绢”,将音乐融合在走动和丢手绢的欢声笑语中,进一步让孩子感受音乐要素,让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欣喜。
在进行游戏化音乐教学的时候,重点是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从他们的视角进行游戏设计,设计一些能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的游戏,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发地参与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来,使他们感受到快乐和音乐的力量。
二、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1.音乐本身的多样性和游戏化
从音乐本身来说,有歌唱、乐器、音乐欣赏三大类,这些音乐内容不应该是独立地、直接地传递给学生,而是都应该围绕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基于游戏的教学基础,使音乐知识和学习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幼儿歌唱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教给孩子简单的歌曲让他们去唱,借此启发幼儿的乐感,培养他們的声乐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歌词的学习,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
又比如,在幼儿乐器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打击乐的鼓点,可以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节拍、节奏、旋律起伏、强度变化等。在幼儿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乐器学习时,应该引导他们区分不同音色的差别,在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这样的有针对性的乐器学习和引导之后,他们会形成对音乐、节拍、节奏、旋律的敏感度,能够更加透彻地形成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认知。
同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比如听虫鸣、听鸟叫、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听笑声、听人声鼎沸……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培养孩子辨别生活中的声音的能力,学习声音的表现力,可以培养他们对声音的良好认知能力。
2.音乐教学的多样性和游戏化
从科学结果来看,幼儿对音乐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更多的是对音乐的好奇,所以,教师对音乐进行场景化、游戏化的加工,然后对音乐知识进行输出,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接受和理解。
比如课堂音乐欣赏时,《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也许已经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果能加上一些网络动画、相关材料,在课堂辅以音乐场景,请一位小朋友扮演路人,另一人扮演警察,这些方法都能够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在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学习知识。
音乐教学的游戏化,其核心是让幼儿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追求游戏、音乐、成长三者的融合发展。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追求游戏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最大化,设计更多更好的音乐游戏课堂教学,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丽霞.课程游戏化让种植更精彩[J].基础教育研究, 2017(2).
[2]张雯.让孩子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的音乐之旅[J].好家长,2015(46).
[3]张巧娣.改变 体现 提高:浅谈我园游戏化廊道墙面环境创设[J].好家长,2017(10).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