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州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探讨
2017-09-01
【摘要】: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是对生态极为脆弱林地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會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保护管理为公益林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益林 保护 探讨
1、天水市秦州区自然、社会、森林资源概况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天水市政府驻地,地理座标东经105°15′18″—106°1′,辖16个乡镇和1个国有林场,7个街道办事处,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市辖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经济欠发达。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在530—870㎜之间。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57.14万亩,森林覆盖率44.16%。森林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植物生长,植物种类繁多,天然次生林以栎类、山杨、桦树为主。漆树、榆树等硬阔叶软阔叶、油松、华山松针叶树种混交,人工林以刺槐、油松、华山松、落叶松为主。
2、公益林资源状况
在林地资源中,公益林面积106.6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85.7万亩,地方公益林面积7.06万亩。生态区位: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区。
3、管护体系与监督
3.1成立天水市秦州区国家公益林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林业、财政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发展计划局、农业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监察局主要领导组成。
3.2成立国家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区林业局)—管理站(乡镇林业站、林场)—管护点(村或管护区)三级管理。区人民政府负总责,林业部门主管,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护责任,形成一个完整的管护管理体系。
3.3同时要加强区、乡(镇、林场)村(管护站)三级领导。对国家公益林的建设管理与管护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领导权利,严肃执行《国家公益林管理办法》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不得征收、征用、占用一级国家公益林地。上级政府与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公示监督电话。
4、保护管理
为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公益林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国有、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应分两种模式运行。
4.1国有林场的管护由林场和管护站、个人签定管护目标责任书。区林业局监督。
4.2集体与个人的公益林应建立林业主管部门与乡村组和农户相结合的管护制度,但集体、个人因劳动力缺乏无力管护,我区对集体个人公益林实施统一管护。林业主管部门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签定公益林管护管理责任书。乡镇、村推荐热爱林业、责任性强、有群众基础的人员经林业局审核后由乡镇林业工作站聘用护林员,由区林业局组织统一管护全区森林、林木、林地。
4.3国家、集体(个人)的森林、林木、林地给每个护林员按管护难易程度、地理位置划定管护区域,把管护小班地块落实到人头上,签定公益林护林员管护合同,明确每个护林员的管护地点、四至范围、面积、责任和禁止事项。并在公益林管护区周边设立永久的标牌,立碑公示。
4.4队伍建设与管理
护林员按相关要求聘任后,报区林业局公益林办公室备案,以区域管护站或国有林场为基本单位进行管理,负责相关国家公益林管护工作。在日常管护工作中,管护人员统一着装,配戴护林员胸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负责技术指导、管理及协调工作。
5、树立生态为民、提高全民重视国家公益的意识
5.1生态公益林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十多年来,我区坚持因地制宜,锲而不舍地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秦州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建设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大气污染、水源污染严重、雾霾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提升缓慢,远远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建设生态公益林,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依然艰巨和艰难,形势严峻,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因此,我们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增强紧迫感和压力感,牢固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要下大力气破除“发展经济为首,生态建设为次”的惯性思维,破除“生态公益林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消积意识和责任短失意识。坚决遏制以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短期行为,以及急功近利的不良做法,在当今全面加快小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这种热衷于“经济热,生态凉”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盲目行为再也不能继续漫延。只有大力发展森林资源、种树种草、植树造林,彻底有效的保护林地及森林资源,才能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用新时期生态理论武装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思想,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生态建设的队伍中,就会不断巩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普惠百姓,造福人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5.2推进公益林建设需要,法制护航,高悬执纪执法利剑。
5.3把公益林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是重大机制改革的战略举措,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手段,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力度和环境监查力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高悬执法执纪利剑,严励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种种违规违纪行为案件,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保护林木,发展国家公益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让广大人民群众敬畏生态、崇尚文明、保护环境,拓宽人类的生存空间。
作者简介:赵首红(1963.11),男,甘肃秦州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林保护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