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2017-09-01沈婷
沈婷
【摘要】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展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语文思维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因此,阅读不仅是学生自学的环节,更需要教师统一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阅读训练;兴趣教学;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探究如何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训练的有效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从教多年来的经历中,笔者也总结了阅读训练的几种有利方法。
一、课前巧妙设计引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开篇的引导是最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语这一部分要达到增强学生兴趣的目的。只有成功引起学生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课程学习。即使表达的意思相同,好的引导语也会更加出彩。结合小学生强烈的求知心理,出彩的引导语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引发兴趣:老师现在要提问一下,有谁知道2008年我国都有哪些大事呢?(学生回答),那好,同学们都知道很多,看来都是关注时事的好孩子哦。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呢,还有一件大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啦,现在老师就带大家重新回顾一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神七”升空视频,播放后将细节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课件切换出“神七”航天员照片)同学们知道这都是谁吗?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不认识,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航天员叔叔是怎样在太空生活的呢?他们怎么穿衣服、吃饭,大家想知道吗?激发同学兴趣,(课件切换成课文教学)开始授课。学生兴趣浓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接受能力。
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有序、高效地开展课堂阅读教学
任何外界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都比不上内因,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想得到根本提高,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学生兴趣。只有自己有强大的求知欲望,教师讲解的内容才会听进去,变成自己的知识。反之,强行灌输的内容在学生内心是很排斥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状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阅读训练方法,以年龄为主线,以知识水平为最终根据。我们不能要求低年级学生达到高年级的阅读水平,因此,将教学行为设计如下。
一年级:不需要让学生了解多么高深的含义,只需要培养他们的基础阅读能力即可。向学生提供一些基础阅读材料,加强朗读课和背诵篇目的数量。尽量选取每一句话意思表达都明白的篇章,避免出现一句多义。
二年级:在一年级基础上适当提高难度,引入多音字、多义词。能使学生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三年级: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全文,要求学生能总结文章大意,简单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初步的总结能力,认识更多生词、句式,并会合理运用,自觉地摘抄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学会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
应试教育在我国存在了几十年,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教育改革,但是实际运作起来难度依然很大。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有些地区甚至对新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抵触心理,因循守旧,不愿意改变。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大部分仍然是教师写教案,按照教案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忽略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性。其实,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比一味地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如可以在课前培养学生的预读能力,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沟通、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师要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了如下问题:
(一)学生答案浅薄
虽然很多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十分积极,回答问题也是争先恐后,但是他们的答案很多是浮于表面的,并没有体会到文中更为深刻的含义。
(二)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欠佳
有些学生虽然能体会到课文的深刻含义,但是在组织语言时却前言不搭后语、用词不规范,甚至有些已经学过的生字、生词都忘记了。
这种所谓的“课堂气氛活跃”,根本就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标准,而是一味流于形式,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程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并沒有把知识真正融合进去,这是不可取的。因此,老师可以将阅读训练的重点放在加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上。只有让学生多阅读、多交流,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一旦拥有良好的语感,不仅在语文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甚至生活交流中都是十分有益的。这都是阅读训练所达到的良好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培训不能杂乱无章,应该如上文所总结的步骤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加强训练方法的革新,突破学生思维壁垒,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阅读训练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深刻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建敏.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2]陆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实践研究[J].素质教育论坛,2010(18).
(编辑:张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