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2017-09-01张筱青
张筱青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普及法律知识,全面提高其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关键词:思修;教学方法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和首始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围绕着学生成长成才这个主题,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
该课程的作用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帮助其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其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多是理论,传统的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如果教学方法不改革,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教条式的说教,其结果必然是学生接受困难,教师讲授困难,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因此,应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丰富各种教学方式,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1、影视。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把握影视作品教学的形式和作用,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1]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提升,多媒体设备在高校已经广泛普及,影视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影视作品使教学内容在书本理论之外得到了广泛的延伸,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背景下思考所学内容,强化了书本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同时,也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取得思想及品行素质的提升。
影视作品将深层次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法律知识融入艺术形象和艺术情节之中,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倒,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教师不仅仅是播放影视作品,同学生一道观看,更重要的是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影视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深刻内在涵义。在观看影视作品前,教师应对影视作品做一个简单介绍,让学生先有所了解,同时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影视作品,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观看影视作品结束后,教师应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影视作品内容和观看前所提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得所学内容能够真正深入学生头脑中,也可进一步给学生布置撰写观后感等课外作业,以巩固教学效果。
影视作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适当的加以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影视作品的选择不恰当,没有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不注重思想性、教育性,而是一味迎合学生的喜好,追求轻松、娱乐的氛围,不加选择的播放各种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符的影视作品,有些甚至在思想上、道德上不健康的,这不仅使课堂变得庸俗,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要正确处理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影视教学的目的在于强化教学内容,弥补理论教学之不足。影视教学不是替代理论教学,也不可能替代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开展影视教学的基础,影视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2]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分配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时间,不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使影视教学与理论教学本末倒置。
2、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选用社会案例,也有助于学生将道德法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理论性较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面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的参与度比较差,学习也往往是应付了事。利用生动的案例,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缩短教学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主动学习。[3]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富有哲理的故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教师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能够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探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利用现身说法的模式,通过真实的案例开展教学,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先进典型、专家学者到学校为学生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以及人生经历,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法律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案例选择要慎重筛选,认真推敲,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不与时代脱节。案例选择要亲近化,让学生感受到所选取的案列就是发生在我们不远处的人和事,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务。所选取的案例要尽可能贴近时代,如果年代久远,对学生的吸引力会下降,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案例选取在贴近时代的同时,也尽可能的选取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时代热点,一方面树立了案例的典型性,一方面也便于引导学生的关注。教师在自身选择案例的同时,也可发动学生帮忙收集案例,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锻炼了学生自己的能力。案例选择尽可能选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案例,案例选择如果仅仅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教学本身就会有距离感,就会脱离实际,但其中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迎合,要坚持原则性。最后要注意案例的选择,典型性和浅显易懂相结合,典型性对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最具有说服力,同时要注意案例的浅显易懂,让学生能够接受。endprint
3、传统。个人在社会中发展,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保障,想要获得成功的事业是相当困难的。要想为国家做贡献,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也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否则,即便是拥有再高的专业素养,如果没有德行的支撑,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甚至成为社会的反面典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个人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使其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合格人才。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许多的优良传统道德文化流传至今,并依然在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若能引入中华传统美德文化,必将有助于大学生良好个人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中国传统美德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励志自强,正确的志向像指路明灯一样为青年人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远大的志向是人生的无价之宝,它为大学生指明正确的人生方向,使他们不会在今后漫长而复杂的人生道路中迷失方向。远大的志向更是战胜人生种种困境和逆境的坚强支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起点,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失这种坚毅的精神,大学生应将这种自强奋发的精神铭刻于心,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不畏艰辛,勇于克服困难,即便不如意十之八九,也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进而成就辉煌人生。济民报国,中国的传统道德包含中有厚重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君子为天下苍生谋福。为国尽忠的奉献精神成为一根主线贯穿在中国传统道德之中,因此,社会、国家的管理者应以大公之心去为民造福,管理国家,而不可只顾自己的私人利益。正是由于对自己的骨肉同胞,故土家园的无私大爱,华夏民族才能长期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济民报国的思想是克服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利益至上,视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的重要的消解之道。修身明心,中国人很重视修身,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人。如果国家内的个人都成为谦谦君子,人人都应视国家安危为已任。为国家做贡献,首先应当将自己塑造成为人格完满,道德高尚之人。[4]
在将中华传统美德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时效性。首先是时代性和代表性,纯理论的说教式的传统道德文化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极度排斥,选择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内容时,要选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传统道德文化来实施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择时,我们要选择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时代意义,脱离现代社会和大学生思想、生活的,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继而难以引起其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热情。其次是多样性和针对性,在实践中强化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要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雷同性,强调创新型和特色性,同时要考虑到单一的教育模式总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多种方式的教育总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其易于接受。
在将中华传统美德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教师也要改进其教授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扮演着一个国家传达政治需求的工具。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过程,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很少真正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并没有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把学习一技之长和实用性的知识作为自己学习的全部,对自己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没有帮助的知识敷衍了事。现代的功利性教育使大学生逐渐背离了基本的道德纲常,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努力使其回归本位。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且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新时期背景下展现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密跟随学生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对应教育方法,这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在新环境下才会有更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刘佳明, 张建辉, 徐海丽. 《思修》课中应用影视作品教学的实践体会[J]. 科技资讯,2013(5):207-207.
[2] 张风华. 影视教学法在《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 法制与经济旬刊,2012(11):89-90.
[3] 颜凯. 案例教学法在思修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分析[J]. 新校園旬刊, 2015(6):23-23.
[4] 周世兵. 将中国传统道德之精髓汇入高校《思修》课堂[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2(5):5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