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看法
2017-09-01赵丽丽
赵丽丽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近三年来,各个学校都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深有体会。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粗略地谈谈笔者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高教课堂;自主学习;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状态,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主动、积极,是寻求教师帮助。有人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喻为“蓄势待发的船”和“拉满弓弦的箭”。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上述理想的境界?笔者的看法是,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因 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一)彰显学生自我价值
前半年我教初一语文,初一的学生很天真、很有热情。为了鼓励学生在早读时间多背多记一些东西,我向学生提出了“点亮自己名字”的口号,以小组为单位,谁先背下,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看哪个组最早完成,前三名的小组各奖3颗星,第四、五、六名小组各奖2颗星,最后两组各奖1颗星。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背书很投入,没有了以前早读打瞌睡、吃东西、没有读书声的局面。最典型的是班里从来不背书的李海涛和成冠花两个学生也开始背起来,而且这两个同学的小组长亲自把自己的凳子搬到他俩跟前,时时监督提醒,时不时还给他们讲解、指导,甚至自己去找老师背书时,还另派本组的学生看守,一点也不放松,久而久之,这两个学生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开始自主学习,语文期末考试李海涛85分,成冠花73分。通过这个典型事例,我感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培养,就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会创造奇迹!
(二)走进学生心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情境
年后我又改教初三,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如果我们光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未必能真正接受,当前他们最敏感的是中考,只要一切有利于中考,学生都很乐意接受。抓住这个心理,我就通过不同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天气转热,下午的课学生无精打采,我就搞一些小活动,比如“逆向思维训练法”“气功养生法”等,这样人人参与,动动身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迎战中考,让学生的生物钟兴奋点和中考时间相吻合,我就有意识地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兴奋点,训练学生在早上8点和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保持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这样学生的自主性也调动起来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师生的平等、信任和尊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上课的老师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自己辛辛苦苦精心准备了一节课,上完后感到很不如意,总是抱怨学生不配合,时间久了,就习惯了我讲我的课,学生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算了。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客观上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总习惯于为学生设置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或者用“命令”的語气提问,答不上就训斥,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记得是2011年5月,笔者代表陕县参加市高效课堂精品展示课活动,选的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散步》一课。起初,我感到这篇课文情节简单,学生不难理解,第一次试讲,我按照老办法,学生先读,自己设置问题,学生再思考、回答,整堂课气氛显得很沉闷,就我一人唱独角戏。陕县教研室主任曹芳老师点评时说我这堂课浮在表面上,不能很好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第二次备课,我把侧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赏析语言、体会作者情感上,并设计一系列训练题,结果成了一节训练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曹芳主任的原话说,就是“我是越讲越不会讲”,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如何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才能活起来。第三次备课,我才意识到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把这堂课设计为三个板块: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和家庭;2.听读课文,赏析语言美;3.课堂练笔,畅谈亲情。整堂课可以说是我和同学们商量着上,拉近了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学生的积极性终于被调动起来,最终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通过这次讲课,笔者才深深感到: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是如此重要。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角色,和学生平等交流,学生一定很感激,很满意于自己的地位,主人翁的意识就会被激发起来,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三、恰当点拨、适时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笔者曾经和其他老师一样都感到很困惑,为了应对学校的听课,突出学生的“自主”,我们老师可以说是“退避三舍”;为了体现学生的“能动”,我们老师主动退让;为了吻合评课标准,突出小组合作,明知道学生不能胜任,却要从形式上要学生去讨论、探究,结果只能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笔者认为,“自主学习”绝不等于“自己学习”,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生活阅历有限,需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参与和调度。如果老师不适时地加以引导,学生不仅难以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难以正确而深入地感悟情感,结果给学生带来是非的混淆。所以,教师的“引领”“点拨”是实施“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
课程改革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给了我们广大教师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也成了我们教师学习知识、与时俱进的广阔天地。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笔者深信,我们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这个巍峨壮丽的舞台上,一定会谱写出教育史上最辉煌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广文.语文教学中的难与易[J].知识文库,2015(45).
[2]张雯蓝.如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J].文理导航,2014(87).
(编辑:李艳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