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09-01杨漫
杨漫
【摘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同时也是一门从小学起就一直伴随我们的重点教学科目。在教育制度改革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加深。教育是兴国之要、强国之本,要想实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大学生语文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显得必不可少。在笔者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科目。在教育制度改革后,语文从小学起,甚至是从幼儿园开始,就伴随在我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并且还与英语、数学一起并列为学生学习中的三大重要科目。在中高职教育阶段,语文也仍然是一门学生必修的基础文化课程。由此可见,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侧面反映了语文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针对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单一地对学生实行“唯分数论”教育,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都不大重视,在教学中也几乎都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为目的,单一地以学生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评判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标准。
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自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体。在笔者看来,在对技工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时,老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教育观念。在树立这一教学观念后,首先就需要老师在正确教学观念的指引下进行语文教学。例如在技工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像以往那样,单一地以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而是更多地将教育转向注重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就要求老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阅读能力的传授外,还需要积极地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多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开阔、发散他们的语文思维,活跃他们的“语文细胞”,让学生学会用所培养的语文思维方法、语文素养来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恰当的解答。通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通过老师树立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观念,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引导,能使学生更好地在语文的课堂教育中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好进一步学习吸收语文知识的语文素养。
二、转变教育方法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老师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是在老师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在笔者看来,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就需要教育者积极地从传统僵化的语文教育模式中跳出来,转变教育方式,寻求更优的课堂教育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的课堂教育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教学的着手点—更加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将文章中的语文知识内涵进行提炼,并且积极地利用人文内涵所体现的情感来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进一步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想表达传递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注重自身的审美体验,能有效实现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效果。
其次,技工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相对其他院校的学生来说往往都比较弱。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老师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教学的速度也不应过快。在学生的语文课堂教育中,老师可以采用“慢教育”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相应语文知识的传授。例如在讲解某个语文知识点时,不急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而是通过先讲解知识点的由来或其背后存在的名人故事为着手点,先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在故事中对所要进行传授的知识进行引入,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对技工院校的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积极地利用现代教学工具—PPT、投影仪等,在课前多花点时间去为课堂教育做准备,以视听有效结合的方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者,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老师放开眼界,不再单一地将教学方向局限在学生的课本上。技工院校的学业不似高中那样繁重,因此在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单一地局限在学生的课本上,而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多给学生开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目,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读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怀,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其次,老师的语文课堂教育也不能单一地局限在学校、局限于教室。老师可以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各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深入地体会到语文的精髓之处,以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深化自己的认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不少高中老师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常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一种进了毕业班就轻松了、进大学就什么都好了的学习观念。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就使得不少学生在进入另一院校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中,过度放松自我,不把学习当回事儿、不重视语文学习。因此在笔者看来,要想在学生的语文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应该更加积极地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干预,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在笔者看来,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听高级专家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熏陶,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语文学习对自身学习成长的重要性,从而纠正学生所存在的不恰当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的语文课堂教育中来,以师生间在课堂上的良好互动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后,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導,指导学生改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及时适应不同于高中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来进行语文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合作性与创造力。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方式引导下,勇攀学习的高峰,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老师语文教育的观念、方式、方法也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老师积极地转变语文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多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下有效提高语文素养,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凤玲,孙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6).
[2]禤小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2).
[3]刘春丽.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