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 快乐习作
2017-09-01郑明花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注意积累作文素材,以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通过教与练、扶与放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作,将改变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逐步养成勤于动笔、快乐习作的良好写作习惯。
关键词:习作;课外书籍;社会实践
轻轻松松教作文,是每一个作文教师的追求;快快乐乐写作文,是所有学生的愿望。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快乐习作,我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作。下面,以习作“我学会了……”为例,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布置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语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杂乱而又乏味的。学生在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他们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情感的共鸣,他们的内在情感也将得到不断的深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和激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说明阅读对写作所起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应在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阅读时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条理,明白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中心;还要引导学生经常有创造性地模仿文章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在借鉴中求创新,在训练中求提高;鼓励学生写好读书笔记,记下精彩的片段,适时写上自己的阅读心得。
二、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写作内容要来源于生活。赞可夫说过:“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
为了让学生写好“我学会了……”这篇作文,我提前一星期布置学生学做一件事或一个本领,我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想想自己在学本领的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记住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我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引导他们学写随笔,使他们大胆地“用我手做我事,用我笔抒我情”。这样每次习作时才能将平时积累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做到“有东西可写”或“下笔如有神”。
三、讲练结合,学习谋篇布局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成功与顺畅。作文教学也是这样,我要求学生平时观察事物要有序,引导学生习作之前先谋篇布局,写出的习作内容才会有条理,表达的中心才会明确。告诉他们:下笔之前,许多想法、材料可能会一下子都涌上心头,这时,不要急于落笔,要先想清楚“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再以此取舍材料。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若是不加以选择和疏理,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来的作文将会杂乱无章。
在“我学会了……”的作文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朗读题目要求,然后跟他们共同审题,找出题眼“学会”。学生确定好写作范围后,引导他们谋篇布局,把文章的脉络安排好。在这一环节上,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把自己学本领的过程和得到的启发讲给组内的同学听,然后,同学之间再互相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补充。
四、扬长避短,挖掘潜力,引导修改习作
“玉不琢,不成器。”课标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并要求:“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只有自己动脑思考,养成自觉修改的习惯,才能切实提升文章的质量,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学生初步写好“我学会了……”这篇作文之后,我告诉他们“文章不厌百回改”,我给他们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贾岛“推敲”的由来……然后,对他们的作文既“褒”又“贬”。先表扬写得比较好的学生,同时,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我并不吝惜给他们笑容,也没停住我给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哪怕是写得最差的文章,我也尽量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并具体地指出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的,以便让每一位写作文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对于“学本领的经过”写得不具体的,或者没把“得到的启发”写清楚的文章和片段,在大屏幕上展示,让学生阅读后尝试当个小老师,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指出不妥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這样的修改过程是学生自由、主动、深入地去安排文章结构、推敲字词的过程,这就发挥了他们习作的积极主动性,挖掘了学生的最大潜能,提高了写作技巧。
总之,我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积累素材到亲身体验生活,在习作之后又学习修改作文。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真实地、自由地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快乐,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由表达、勤于动笔、快乐习作的良好写作习惯。
作者简介:郑明花,女,单位:永春县桃城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