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柏坡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研究

2017-09-01冷翠玲毕明明

法制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冷翠玲+毕明明

关键词: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072-02

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革命精神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它贯穿于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阶段。即使国家建设依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但是中央依然将革命精神作为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进行了“重走长征路”的倡议,民众自发举行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从社会各界的反映来看,活动对人们的精神起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影响。

一、革命精神学习效果现状

以我们直接接触的信息为对象进行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潮,近年来反映的尤为明显。例如2016年发生的网络上对邱少云烈士的诋毁事件。虽然判决结果为行为人需要公开道歉,但是可以预见,这样的影响如此之大的言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很难消除的。我们从小就开始进行革命精神的灌输式教育,但是依然有人对烈士出言不逊,甚至判决结果出来之后,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用法律处理这件事有些“小题大做”。现在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精神教育是完全失败的是有偏见的,但是对于上述事件的国民的反映分析来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西柏坡精神内涵

(一)勇于斗争,敢于胜利

在西柏坡时期,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不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敢不敢抓住时机,中国人民到底能不能全面解放。中共中央对革命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出:其一,蒋介石所进行的内战是反人民的非正义的战争。其二,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历程,已经成长为成熟的无比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其三,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她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是国家的民族的根本利益。其四,尽管国民党蒋介石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力量对比上的优势,表面上看来气势汹汹,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①从主观方面来看,中共中央带领人民在战略上藐視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通过正确的战略指挥和带着坚定的革命信念,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中共中央领导人民全面解放并不是偶然。我们的领导人不仅有斗争的战略,重要的是我们有的是勇气和信念,正是这种勇于斗争和善于胜利的内涵才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现在的统一局面。

(二)团结统一,依靠群众

毛泽东所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②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带领人民打破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了先进的土地制度,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愿望,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是最后大决战胜利的关键。中共“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了广大农民阶级的抗战积极性,创造了战争打到哪里,后方供给都会及时供应的重要条件。

不仅如此,中共中央内部,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核心人物能够做到彼此信任,充分发挥民主的积极作用,集思广益,保证我方的战略战术始终保持在客观的水平上,团结一致,与敌人的对比优势不断扩大,最终获得了决战的伟大胜利。

(三)坚持艰苦奋斗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③即使能够很快的赢得全国的胜利,我们的同志依然不能放松精神,最后一段路虽然与胜利离得最近,却也是最需要谨慎的。

首先要保持戒骄戒躁的心理状态。胜利在即,一定会有人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殊不知敌人也是当然地希望我党的不良风气多一些,给他们以可乘之机。然而,即使胜利在望,党内领导不断强调戒骄戒躁,严守纪律,最终保证了大决战的胜利。其次要保证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这种务实精神使党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能够破坏旧制度,更加善于创造新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锐意进取和严于律己,克服惰性,保持勇往直前的前进状态,精神与行动自觉统一,才使得我们的国家有了今天的稳定与繁荣。

三、西柏坡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一)有头脑地拼搏

在革命最终要取得胜利之际,有人提出了“划江而治”的说法,而这种提法据说是斯大林提出的。我们知道,如果当初党中央真的同意了“划江而治”,那么很明显,现在我们国家的统一问题就不仅仅是台湾问题了。但是在当时,斯大林是我们的“老大哥”,我们的许多政策都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然而毛泽东在“划江而治”问题很有自己的想法,正是坚持要统一,新中国才得以建成。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做法让我们想到了邓小平,是他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才得以在1978年之后飞速发展。

可见伟人的身上都有着一种正能量,古往今来,事事持悲观态度的伟人是不存在的。当我们觉得自己生活条件差的时候,想想两万五千里长征,会突然发现我们是没有资格抱怨的;当我们认为自己怀抱玉璧无人能识的时候,请静下心来,想一想作为还没有踏进社会的我们是否有需要学习和沉淀的地方。

(二)有勇气地拼搏

党中央的胜利是在全面分析战局的结果,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有勇气面对敌人。我们生活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现代,功利主义盛行,还因为现代的年轻人普遍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革命时期的农民,在地主阶级还在的时候因为剥削活不下去,所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坚持革命,但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高学历人才,找工作以安逸为条件的居多,偶尔出现一个想出去拼搏的,不是被复杂的社会吓回来的,就是盲目傻干,最终导致目标破产。

革命的拼搏精神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社会保障不断进步的当下,政府提供给了我们稳定供给的大后方,所以说放手一搏又如何,坚定信念,勇敢的追逐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是当代大学生最该有的精神面貌。

(三)同舟共济

我们的党在革命时期与群众联系紧密,把军民形容为“鱼水”、“种子和土地”,歌颂党的文献与歌曲广为流传,人人颂唱,当共产党有伤员要保护的时候,人民即使牺牲全家人甚至是全村人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可见老一辈革命者对于同舟共济的践行是相当到位的,这也是当代高校学生缺乏的一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很多都缺乏分享意识,每个人的个性明显比上一辈突出,所以性格中容易形成一些例如自私等不良方面,所以同舟共济的思想观念更是不容易形成,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渗透一些关于团结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补足大学生性格上的缺陷,要知道,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把团体内的勾心斗角用多干实事来代替。毕竟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都生活在团体之中,因此无论是大团体还是小团体,较少内耗,团结发展才是硬道理。

[注释]

①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1.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28.

[参考文献]

[1]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28.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