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的实施

2017-09-01马丽军梁流铭徐春土赖靖胤

电力安全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变电排查班组

马丽军,梁流铭,徐春土,叶 坚,赖靖胤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的实施

马丽军,梁流铭,徐春土,叶 坚,赖靖胤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针对当前电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从典型挖掘、培训教育以及引领提升3个方面,实施3个“3+1”工作机制,提升职工业务能力,提高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基层的有效落地。

典型案例;培训;隐患排查;电力生产

0 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隐患排查工作管理办法》中提出,隐患排查治理的方式有:电网年度和临时运行方式分析;各类安全性评价或安全标准化查评;各级专项隐患排查;设备日常巡视、检修预试、在线监测和状态评估、季节性(节假日)检查;已发生事故、异常、未遂、违章的原因分析,事故案例或安全隐患范例学习等。

目前,在实际执行中,隐患排查治理多采用“被动式排查”的手段,即上级部门下达指标任务,生产班组开展隐患排查及上报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即上级部门只掌握隐患统计数据,但对现场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无法实现有效的督促检查,更不能实现隐患排查动态化、时效性、闭环式的管理。这种手段不仅效率低,且针对性较弱。

1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

为切实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成效,增强员工安全作业意识,降低电网重大事故的发生率,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实施了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并在典型挖掘、培训教育以及引领提升3个方面,实施3个“3+1”工作机制。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如图1所示。即在对典型案例挖掘分析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开展全员专项培训教育工作,转变工作思路,由被动变主动,做到“剖析一个典型,治理一类隐患,带动全员参与,引领全面提升”。

图1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流程如图2所示。

1.1 建设“三库一主人”的典型挖掘基础

实施“三库一主人”工作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对典型案例挖掘的基础。

(1) 建立方便检索的事故案例库。搜集汇编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类事故案例,建立可进行多关键词检索或分类的事故案例数据系统。

(2) 建立典型重复缺陷库。每年在年度检修工作开始前的2个月,对上一年度的典型重复缺陷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合缺陷发生的时间、设备单元或部位、设备运行环境、设备(检修)质量及性能等特征要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精确地找出导致这些典型缺陷重复发生的隐患。

(3) 建立典型静态风险库。各级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排查各类问题及隐患,按照“排查发现—撰写报告—主管技术员审核—安监部门复核—领导批准”的流程,及时上报各类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治理的,按照流程治理;无法及时治理的,纳入静态风险库管控。

(4) 对变电设备实行班组检修设备主人制。变电检修室实行检修设备主人制,实行“一物一主人,一月一报表,一季一总结”。

图2 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流程

1.2 开展“三会一大赛”的培训教育活动

实施“三会一大赛”工作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教育机制。

(1) 利用检修室周例会开展“一级培训”。变电检修室常态化开展隐患培训教育,对典型隐患及时通报、分析和培训教育。

(2) 利用班组安全活动会开展“二级培训”。各个班组长在周例会上经过“一级培训”后,在下周一上午的班组安全活动会上对全班人员开展“二级培训”。

(3) 开展专题事故复盘演练分析会。在挖掘典型事故案例过程中,如果经过挖掘、分析,认为该项事故具有代表性,就组织开展专项事故复盘演练分析会。

(4) 开展典型案例分析大赛。以比赛促培训,提高基层班组的典型案例分析水平。

1.3 形成“三常一创新”的引领提升成效

“三常一创新”即建立常态化的月奖励、周预警和日宣传机制,并鼓励全员在隐患排查工作中不断创新。

(1) 每月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鼓励全员开展隐患大排查和安全随手拍工作,让隐患排查意识深入人心,并融入日常工作。每月根据典型隐患所能引起的事件等级、严重程度对排查人或排查集体实施奖励,对排查氛围好、治理效果好的班组实施月度绩效加分。

(2) 每周进行典型隐患预警。变电检修室根据典型缺陷、典型事故、典型隐患的3个库以及设备检修主人的月度报告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同时对照每周工作,结合有类似工作情况的典型案例,对可能发生的重要风险以及未消除隐患进行每周预警。

(3) 每日及时通报发现的典型隐患。变电检修室要求班组每日及时反馈发现的隐患,每月对各个班组和员工发现典型隐患的事迹进行汇编发布。

(4) 大力开展创新活动。要求检修室各部门及人员在发现典型隐患的同时,深入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方案,重点对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2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人力资源配置

为有序开展工作,设置了隐患排查组织架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隐患排查治理人力资源组织架构

3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绩效考核

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成效纳入部门、个人绩效考核范围,主要是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8个指标进行质量评价。8个指标包括事故隐患评估正确性、事故隐患治理“五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料完整性、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事故隐患发现数量、典型分析资料的完整度、全员培训率。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质量的月度、季度、年度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安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并将其作为年度评先依据。在月度例会上根据工作质量对各部门、班组和个人进行奖惩。

对因工作不力,延迟消除事故隐患并导致安全事故的,对责任人按《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从严处罚。

4 效果评估

4.1 评估内容

(1)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及其执行情况。

(2) 隐患排查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3) 隐患评估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全面性。

(4) 隐患治理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和隐患治理到位情况。

(5) 事故隐患评估正确性、事故隐患治理“五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料完整性、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事故隐患发现数。

4.2 评估手段

(1) 纳入评先评优。采取月度通报、季度点评、安全预警和业绩考核等方法对班组、个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和各类评先评优的依据。

(2) 进行每周、每月通报。每周、每月安质组对班组、个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监督主要隐患的治理落实情况,并在周例会和月度会上通报、点评。

(3) 进行季度点评。每季度安质组对各班组得分情况以简报形式通报,总结、点评本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兑现年终奖惩。对工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出贡献的班组、个人进行绩效加分;对治理工作排查不力或者效果不佳者,予以考核,以此促进各班组、个人进一步深化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 结束语

自典型引领分析排查机制在隐患排查治理中实施后,职工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各类事故隐患均处于可控状态。采取主动的隐患排查治理方式,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有力消除了电网各种类型的隐患。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此项机制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

2017-03-16。

马丽军(198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变电检修管理工作,email:llm415@163.com。

梁流铭(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变电检修工作。

徐春土(1990—),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变电检修工作。

叶 坚(1967—),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赖靖胤(197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气试验工作。

猜你喜欢

变电排查班组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如何排查并改错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