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高端智能制造
2017-09-01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如何确保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解决该区域城市群“形散不易集群”的问题,作为经济主体且体现实体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制造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传统优势制造业历经多年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转型升级瓶颈亟待破解。因此,城市群内相关省份城市之间应加强协同,携手推进并迅速迈向高端智能制造,充分发挥其倍增作用,合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新增长极。
一、主要问题
(一)三省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一年多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省会城市虽已有4次会商,但仍未建立三省定期联系机制,导致协同推进工作力度不足。环武汉、长株潭、鄱阳湖三个城市群共同发起成立的产学研用联盟以及面向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的商会、协会、学会几乎没有,总体上协同发展工作推进迟缓。
(二)协同发展高端智能制造的规划政策体系尚未成型。三省虽均有发展高端智能制造的强烈意愿,且各有自己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纲要,但还没有制定三省分业施策协同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的规划纲要,更谈不上共同出台税、费、融城优惠政策及政务服务配合机制。
(三)产业协同与分工的战略布局尚未形成。三省的制造业虽各有特色,并均已形成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态势,但在产业协同发展与分工合作上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在战略布局上仍然各自为政。三省通过多次协商已达成的共识大多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对更为深入的产业合作分工,特别是在高端智能制造发展方向上还未展开协商。
(四)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仍然突出。多数制造业企业装备研发水平较低,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不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缺失;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作用认识不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不强;再加上2016年度订单普遍减少,有的企业甚至减产达到1/3,导致企业无力投资技术革新。
(五)协同创新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平台不多,机制不完善,缺乏部省、省际、部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间共建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校有关智能制造专业学科设计单一,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缺少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许多企业对高端智能制造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工匠精神也缺乏深刻认识。
二、措施建议
(一)建立协同机制,推动成立三省高端智能制造共同体。前期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办公室,统筹区域内的政策规划、产业协调分工、重大工程联合项目调度以及联合基地建设。大力支持三省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成立产学研用联盟、行业协会和商会,开展学术交流、产业招商、商事共举,建设一批高端智能制造所急需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制定专项规划,完善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接《中国制造2025》,研究并出台支持高端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在专项规划中将战略新兴产业与高端智能制造通盘考虑,重点在增速较快、体量较大、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产业领域和交叉领域发力,如工业大数据、车联网、动力制备、特高压输变电、增材制造等。出台三省共同的税费优惠政策,在城市群“五证合一”商事改革及信息共享、企业采取总分部形式税收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
(三)采用多种手段,整合技术优势,推动高端化发展。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智能制造发展基金,由金融机构吸收民营资本共同参与,促进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深度推进两化融合,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共享信息平台构建跨省的城市群内产业链;以区域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高新园区为主要载体,集中突破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性、前沿性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形成集科学研究、成果集成转化和高端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备国家建设基地,举三省之力建设国家长江经济带智能制造引领发展中心。
(四)强化协同创新,健全高端产业人才培训机制。借鉴美国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做法,加快建立若干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国家轨道交通高端制造协同创新平台”“量子计算与北斗导航协同创新中心”“智能输变电装备与能源检测协同创新平台”“船舶设计与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改革高校相关学科设置,以区域内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建设多个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制造业与教育融合,探索建立“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持续发展积聚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