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进展
2017-09-0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李克强总理亦提出:“把城镇化的潜力和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理论界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点、新型城镇化与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等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与特点的理论研究
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术界和政府研究部门对此有很多讨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研究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处理好“三大关系”(“三大关系”是指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的关系),以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为支撑,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走出一条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研究中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均等地分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市场主体分享外部经济偏好在空间聚集上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新动力是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及第三次工业革命,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职能是便利市场主体流动及空间偏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等专家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研究中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点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高效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城镇化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城镇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在《城镇化战略》研究中指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应当包含以功能互补的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农民工为主体,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以集约利用为导向等方面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支撑的理论研究
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产业的充分发展,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发展,同时城镇化建设又会反过来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刘雪梅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研究》研究中指出,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一是要积极调整农村非农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二是要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制度障碍,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三是要推动城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城镇服务业的发展,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产业支撑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罗明忠等专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影响实证分析》研究中基于对广东省539个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与其就业质量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外出就业时间较长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更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情感和交际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正向作用;职业价值和工作技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有显著负向作用;职业行为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徐晓军在《“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主要困境及推进路径》研究中从“四化同步”的背景出发,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该项研究认为,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拉动农产品需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也能够进一步满足规模化经营对土地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土地、劳动力以及粮食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等专家以《城镇化对我国粮食刚性需求影响的研究》为背景,研究了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粮食刚性需求的影响。该研究认为,粮食需求受城镇化影响的灵敏度很高,粮食供需缺口呈放大趋势。但由于受到城市复杂系统的影响,每段链条的作用方式难以简单剥离,因此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变化被大大低估。人口在区域内的高度聚集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双重作用导致粮食供需变化的净效应使粮食更为紧缺。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刘骏等通过《低碳城市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构建了测度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该项研究指出,对于厦门、苏州、青岛、杭州、宁波、北京、上海、深圳、天津、保定、武汉等城市来说,其在降低生产碳源方面成效突出,低碳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未来可重点从交通、建筑与居民生活碳源领域挖掘节能减排潜力。而对晋城、乌鲁木齐、延安、济源等城市来讲,未来应做好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把生产、交通、建筑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三大碳源的低碳规划真正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之中,发展低碳产业结构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及历史系教授保罗·爱德华兹在《低碳能源转型之路还有多远?》研究中指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发展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就发电而言,需将能源需求从化石能源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电网、电缆等输电设施需要管理方式的转变;发展中国家可以跳过传统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直接投入到低碳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业内专家石世平等在《基于AHP和GRA的低碳建筑技术方案优选研究》中对AHP和GRA的低碳建筑技术方案优选问题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认为,低碳建筑为当今建筑行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一个新的航向,通过科技进步和人类努力,建筑领域终将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