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90后大学生反腐廉洁教育

2017-08-31张丽涛王学勤王冰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名义社交价值观

张丽涛 王学勤 王冰冰

摘 要 随着《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如何对90后大学生进行反腐廉洁教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文章分析和研究90后大学生热议《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这一现象,并进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挖掘,从而探讨如何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廉洁反腐教育。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反腐廉洁教育 《人民的名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面向全党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人民的名义》在2017年成为国民大剧,受到举国关注,尤其是90后大学生成为观众中的主力军。这正说明,影视作品把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了艺术化的表达,从而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和思考。影视作品用其独特的优势,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90后大学生爱看《人民的名义》

首先数据显示90后是《人民的名义》看剧的最大群体。这一现象级电视剧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收看人群中超六成是“80后”“90后”。其中,80后占35.8%,90后最高,占45.7%,大批90后的大学生加入观剧大军。

其次是90后大学生追剧的种种表现。有关《人民的名义》的全民话题,90后参与到了很多话题的提出、传播和发酵的全过程。网络的传播和发展使得每个个体之间互通信息,共享信息,而且相互之间一种自愿平等的关系。可以加强人们对社会问题共同的关注和参与,激发了大学生关心政治的热情。

最后通过观看电视剧,谈论电视剧,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言论正在社交平台和其他的新媒体上得到呈现,这也正体现他们对廉洁反腐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社交平台成为发表他们政治见解的一个契机和平台。

2 90后大学生爱看《人民的名义》的原因

首先是藝术作品本身水准很高。作为反腐题材剧,该剧的情节、对白尺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一反过去空洞、虚假的“假大空”模式,在主要人物的设置上,也没有简单的脸谱化,而是回归到更真实的人性。就是艺术和生活的相互结合,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让大家看到比较真实的社会现象。90后从中可以对巨变时代的中国政治文化有更深透的了解,看到中国社会更复杂的构面。90后不满足于别人告知他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更关注结果背后的真相,乃至其运作过程与逻辑。偶像派演员和实力派演员的表演,使《人民的名义》这个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有就是电视剧制作的精良,打造出来大片的效果,紧张的剧情,细腻的表达。使之成为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其次是传播平台的助力。一是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助推,湖南卫视这样一个以年轻化观众为受众的电视台,对电视剧做到了最大的推广。二是网络平台等多种新媒体方式的参与,《人民的名义》的传播过程中,很注重社交媒体的传播互动。在电视剧热播期间,演员和主创多次和网友们通过文字和视频进行互动,让《人民的名义》成为了微博的热搜,更好的宣传了电视剧。粉丝数排名前10的官微用户均为主流媒体,如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对于该剧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是借助网络媒体平台,注重受众体验,让受众节目的生产和传播。媒体用户自动生产内容,扩大节目影响,从而使电视剧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3对90后大学生廉洁反腐教育的启示

目前大学生廉洁反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的不良思想泛滥,比如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奢侈享受等等,高校应该加强加大相关的教育。高校目前反腐教育的问题是:内容不丰富,方法不当,没有做到对症下药,没有针对性、对象感。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做好大学生廉洁反腐教育。

首先发掘更多更好的反腐类艺术作品,可以是影视作品,话剧作品,微电影,演讲,诗歌等等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渗透影响到了90后的大学生生活,影响他们的价值观,比如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因此,我们要理性的对待艺术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从而发挥艺术文化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的积极作用。

其次开拓新的大学生反腐廉洁学习的阵地和平台,目前有多样化的新媒体和手段可以选择使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海量的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又公开透明,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我们的社交成为了一个密切相连的群体活动。网络表达的公开直接和及时性,激发了大学生参与政治话题讨论的积极性,这也使大学生在各大社交媒体很活跃,90后成为一个网络学习上的主体和主流,因此可以提高反腐教育的效果。

最后结合大学生常见的考试舞弊、学术腐败等问题,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实效。正如周梅森所说,通过反腐教育就是要做到,无论是反腐意识的加强还是整体引导,都要从年轻人做起。人们无论有天大的本事,对社会有再大的贡献,都不能触犯法律,一旦触及就要绳之以法。

参考文献

[1] 张文军.关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84-85.

[2] 夏云强.构建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管理机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67-69.

[3] 谢丽娴.大学生廉洁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1(1):82.

猜你喜欢

名义社交价值观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逆行,以生命的名义
以二胎的名义,享受生活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以创新的名义宣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