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2017-08-31刘世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创业板动机

刘世涛

摘 要 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健全,监督效果有效性不足,创业板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不断增加,其中很多都是由于过度盈余管理引起的。我国创业板上市启动较晚,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足够的关注。鉴于此,本文立足创业上市公司特殊的制度背景,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各类动机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对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创业板 盈余管理 动机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09年创业板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在创业板上市,截至2017 年 5月,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近600余家。根据监管机构的披露,大多数企业在IPO申报期内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并且以较高的市盈率发行募集资金。然而,还有一些企业在上市后出现业绩下滑,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长速度降低等情况。创业板市场设立的目的主要为高科技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机会,该市场注重发行人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能够促进我国新型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机构调整。因此,创业板的设立和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能够对推进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盈余管理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盈余管理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并没有一致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具有个人利益导向性的经营管理活动,是有目的的对财务报告进行主观干预,从而非中立性的披露管理信息的行为。Davison 等人在《会计:商业语言》一书中提出如下观点:盈余管理是一种为了把财务报告调到期望的水平而进行的有计划的会计调整行为,且这种行为是在公认的会计水平允许范围内进行的。我国学者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手段或营造实际交易活动的手段,使账面盈余达到期望的水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公司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通过人为的操纵或调整,使企业的行为满足管理层自利动机的调整。

2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种。

2.1首次公开募股(IPO)动机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募股。这是创业板上市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首选手段。主要原因是因为IPO 筹集资金,资本成本相对较低,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企业财务风险小,股利分配取决于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在经营不济之时,可以减少股利发放或不发股利。企业一旦上市就会获得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占据更多资源,用于投资新的项目获得更大的收益, IPO可以在使企业在迅速扩张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在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者对企业上市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IPO 企业的发行价格与企业业绩有着紧密的联系。创业板公司由于规模小、盈利弱、治理机构不完善等,为了能够成功IPO,获得发展所需资本,创业板企业对财务业绩进行操纵就不难理解了。

2.2保“殼”动机

与一般企业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由于上市公司名额非常有限,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早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一般被称为“壳”,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拥有“壳”资源的上市公司如果经营业绩下滑,连续三年亏损,将会被证券交易所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如果,企业的业绩持续下滑,很有可能被监管机构终止股票交易。这样,上市公司就会丧失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为了能够保住在证券市场上的“壳”,创业板上市公司就需要操作盈余管理,粉饰报表。

2.3债务契约动机

债务契约是指企业管理层代表股东与债权人签订的用于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包括各种贷款契约、债券发行契约等。很多契约条款都有明确的对债权人保护的限制。这些契约条款对企业如何利用借款由严格的规定,债务人不能自由的利用借款。若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存在违约可能时,为了避免企业蒙受损失,管理当局就会倾向于调增当期盈余水平。

2.4避税动机

纳税会使企业的现金流量流出,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降低现金流量的流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动机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当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不一致时,应以税法为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避税成为可能。但是,企业往往会尽量降低利润,尽管税务部门在计算企业应纳税额时,会执行税务会计,减小了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但企业仍有可能选择其他的会计政策调整利润,如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集团总部或分公司等手段转移或降低税负,效果很是显著,也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2.5政治动机

政治动机主要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就会利用会计政策来迎合支持政府的某些法令,会对会计程序有选择性的操纵,从而满足政治需求。这类动机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某个行业的特殊管制或者扶植,制定相应的法律准则进行限制约束。例如,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都会诱使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降低政治成本,避免制裁,寻求政府帮助和保护。所以企业为了避免被管制或为了得到政府政策扶植,管理层就存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3结语

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我们发现盈余管理与一般的会计造假有所不同,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予以规范,但其实质上则严重违背了中立性的原则,企业管理层的行为严重扭曲了企业的真实信息,误导了利益相者的决策。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明辨其盈余管理动机的性质,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经济决策。

参考文献

[1] 王年生.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M].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 魏明海.盈余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创业板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