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8-31郭锦波
郭锦波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事情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它以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为基础,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相互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使学生在激烈的探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面临的困境
1.1合作学习分组不科学,学习低效
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分组随意,组员之间搭配不科学,不能实现优势互补等是主要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1.2合作学习问题设置缺乏针对性,效果甚微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设置的合作学习任务是否科学。学习任务有价值,才既能反映学生的阅读基础与阅读能力,又能体现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比较随意,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不仅无法激励学生更高效参与讨论,甚至还会将学生引入歧途。
1.3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实效,合作本末倒置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方式,其作用是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营造“热闹欢乐”的课堂氛围。但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着“华而不实”的情形,实际学习效果堪忧。学生过分沉溺于教师所营造的欢乐气氛,而对学习任务不加重视。
1.4教师不善于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评价与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实施步骤是科学分组、提出问题、合作讨论、展示评价、总结反思等。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会忽视最后两个环节,即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之后,仅仅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不作系统总结,更不会进行课后的反思。这一状况在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科学分组,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与分层教学中的分组有一定的区别。分层教学中的分组是将阅读基础、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划分到一个等级,而小组合作学习却并非如此,其分组的要求更高。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两点:第一,对全班学生进行系统研究,提高分组的针对性。了解掌握学情是教师分组的第一步,只有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第二,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能够保证组与组之间在能力上大致平衡,这样才会彰显竞争的公平性。再者,在分組时,同一组中各个组员要能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即同一组组员在能力上要有高低之别,不能整齐划一。
2.2优化小组合作问题设置,提高问题的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二步,是基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兴趣设置开放性、创新性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讨论。针对“问题设置随意”“问题缺乏有效性”等困境,教师要设置更有质量、更能凸显阅读价值的问题。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以下合作学习问题:“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这一问题虽然符合开放性、创新性问题的特征,但缺乏针对性。另外,这种分散性的讨论往往使学生很难获得相对统一的答案,小组成员在讨论学习中无法达成一致,合作学习效果便大打折扣。可见,这样的问题设置并不成功。不妨换个问题:“这篇课文的第九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请一一指出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最后分析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很显然,这样的问题既符合课文教学内容,又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问题。
2.3强化教师在合作中的引导,突出合作实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现场合作氛围的把控、对学生学习的指导都很重要。在以往的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在给学生布置任务之后便放手不管,让学生进行“随心随意”的合作讨论,这种做法显然不科学。这会造成学生过分自由散漫,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合作学习加强引导和控制。首先,强化引导。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小组在探讨与学习中难免会茫然无措,甚至发生争执,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与引导,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的合作任务中包括“总结该文中的所有通假字”,组员对“缘”通“沿”是否可以定义为通假字有异议,这时教师可进行点拨,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其次,要控制好课堂氛围。教师要合理把握课堂讨论时间,控制好教学节奏,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2.4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反思
首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科学公正的评价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助推器,教师要不吝评价,及时评价、公正评价。例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一文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点评哪个小组找到的比喻句最全,对其含义的理解更到位,哪些小组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得最好,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全面发展”等。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进行自我反思。小组合作反思包括学生反思与教师反思两种。在合作讨论评价之后,教师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优点,并提出意见用于改善合作学习效果。再者,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就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自我课堂引导以及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应积极探索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改善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扩展课堂空间,同时,既不脱离课程的内容,也能分清内容选定的主次,才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宋天宇.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及思考[J].亚太教育,2015(02).
[2] 王东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