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双排键电子琴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2017-08-31张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云南少数民族

张蕊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云南高等艺术院校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多方面的认识自身少数民族音乐教学,重新调整思路,迎接以后的挑战,是云南高等艺术院校教学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双排键电子琴教学中如何传承与发展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双排键电子琴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而今,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西方音乐价值观对我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给少数民族音乐带来的冲击十分巨大。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点区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的文化资源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高等音乐教育应该在这里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方面考虑,借鉴与运用现代电子键盘这种外来乐器的功能、演奏手段、音乐表现力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及其优势,在教授乐器课程的时候,有意识地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渗透其中,进一步拓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当代民族音乐师资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在电子键盘乐器的教学模式、内容以及特色等角度上,探讨在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的教育资源优势上,如何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1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一大地方,它孕育了26个民族,各具特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好多古老的唱腔和山歌逐渐消失,我们能保护的已经不多了。目前,虽然好多高校已经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因各种困难不能继续,在部分高校开设有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但是也还刚刚起步;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还没有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在我国,虽然有很多学者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收集、整理、撰写书籍等等的工作,同时也对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但是在高校中开展民族音乐课程的研究还比较少。

2双排键电子琴教学在国内的发展

双排键电子琴正式进入我国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日本雅马哈音乐振兴会和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共同创办的“YAMAHA 高级立式电子琴师资培训班”。培训班所用的乐器设备和教材是日本雅马哈投资置办的,教课的老师是来自雅马哈音乐振兴会的双排键电子琴专家。这个培训班的学员们,接受培训并通过国际考级认证后,成为了我国双排键电子琴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也让我国双排键电子琴的教育专业化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开设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有53所,很多院校的附中也有相应的学科设置,并且很多综合类大学的艺术院校也陆续开展了此门课程。

2.1学生录取方面

众所周知,对于学生来说,其本身要有相应的作曲和演奏技巧基础才能学习双排键电子琴专业。这样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很好的适应此专业的课程。但现实是,新招收的学生本身不具备这种素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教授双排键电子琴的老师水平良莠不齐,这让生源的质量也大打折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受招生要求导向的影响。如果说艺术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就把有一定演奏技巧和能即兴发挥等作为硬性指标,那么对于大学四年的教学产生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2.2专业教学方面

从各个音乐艺术院校的双排键电子琴教学大纲来看,学生在本科学习中,能涉及与该专业联系比较紧密学习的课程就是每周的 2 课时的“专业课”,虽然一些音乐院校会把“即兴演奏”、“键盘和声”等课程设置穿插其中,但是依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以为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老师要完成电子琴专业演奏技术的教学,还要进行“键盘和声”、 “即兴变奏”、 “编曲创作”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任务,这对于每周两个课时的教学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目前,音乐表演专业在我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学生认为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是相对独立的,这样的知识割裂情况在学生的身上体现的很明显,也就很难让大多数学生把知识同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融汇在一起,进行统一认识。其结果便是理论和实践脱钩,各自为政。专业课和表演课结合不到位,二者交汇性不够,导致毕业后的学生专业知识不宽泛,没有太好的适应能力。学生毕业走上音乐工作岗位,考验的是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时候适应能力不强的特点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2.3就业方面

在音乐学院中,双排键电子琴专业被划分为表演艺术,毕业后的学生能进行表演肯定是第一位的,舞台上才应该是其表现自我的空间。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毕业后在演艺圈从事双排键电子琴工作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其原因是,工作能力远远达不到社会需要的标准,自然只能徘徊与文化演艺圈之外。最后他们只能是进入一些音乐培训机构中和乐器销售琴行做家教了,但是我们不是从事专业师范教学类的院校,师范方面的实践我们几乎不会涉及到,如此看来,从事中小学音乐工作优势也不大。这也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了出来。从这个专业走出来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就业前景也不太被看好,就业方面面临很大的考验。

3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双排键电子琴教学模式之我见

3.1注重学生集体性与差异性教学相结合

在云南省,双排键电子琴专业起步较晚,缺乏理论基础,对于本科专业的学生而言,集体课与个人小课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更为适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的技能教学中,电子键盘乐器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存在于其中。从云南少数民族招生的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对于双排键电子琴专业到学校才接触到,属于起步阶段,专业知识匮乏,键盘乐器的演奏基础是零。然而,从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初、中级音乐教师是其首要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各地市、县的音乐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音乐教师。既要突出对专业性的重视,又要将示范性特色融入其中,这是教学模式应该做到的。所以说,电子键盘乐器课程的民族化、特色化,也是探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的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效的途径之一。

3.2民族音乐元素在教学中的渗透

通过使用电子键盘音色模拟技法,来达到音色模拟的仿真效果。在教学中,对于各类民族乐器的特点和性能,是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的。需要对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质特点以及有效区加以分析和掌握,然后通過不同触键法和演奏方法的运用,来达到实现不同乐器发音特点的目的,切中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真实演奏技巧与音效在电子键盘乐器上演奏的方法。比如说,国乐中的拉弦、弹拨、吹管、打击各类乐器演奏,就可以通过它来模拟逼真效果。对于其他乐器来说,电子键盘的模仿功能这一优势是最大的。

3.3学生的灵感以及创新能力的重点培养

对于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来说,首先,灵感和创新能力是其发展动力,毫无头绪的空想并不是灵感,再者就是基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之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接触音乐和学习音乐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对其他学科的知识面却很窄,这一不完善的知识体系,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创新和灵感匮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文化知识充实进来,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开阔眼界,从而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以及丰富的源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音乐院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应确立“以培养演奏能力和创作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为目标”,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这样的改革在本专业课程上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是乐器自身属性的要求、学科建设的要求,而且也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下,这样的要求肯定会一步一步得到实现。

基金项目:大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QN201340。

参考文献

[1] 伍时旺. 少数民族地区电子键盘乐器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 中国音乐, 2010(3):221-225.

[2] 殷默刚. 我国高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发展及教学现状的思考[J]. 乐府新声, 2013, 31(1):178-181.

[3] 谢英军, 张鹏. 论高等音乐院校双排键电子琴专业的学科定位[J]. 艺术研究, 2009(1):50-51.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