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名的“折腾史”
2017-08-31师岑
师岑
中国人在道路命名上开始注入情感和内涵,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开始。
前不久,中央美院学生葛宇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北京的一条道路,为此他还自己制作了路牌标识……最终被导航软件收录进地图的“葛宇路”遭遇拆除。
其实,1986年民政部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的两句话,就已经宣判“葛宇路”这种命名是不合法的,一句是“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另一句是“城镇街道名称,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纵观路名在中国一百多年的折腾史,每到一个历史关口,在时势变革之际,路名也总是跟着变,它的意义远远超过文字本身。
租界洋人起的最早路名
中国古代,除了经过严密规划的京城核心区域,一般地方是没有路名的。中国最早具有行政意义的路名,也是西方殖民者起的,始于对上海租界的改造。
1843年,伦敦的传教士麦都思到沪参与道路修建工作,他最早提出直接用中国地名来作为路名。1863年,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要整顿租界路名时,英国人要求用英国地名,美国人要求用美國的。麦都思的儿子英国领事麦华佗拟了一份《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成为1865年租界道路命名的指导文件。租界内道路基本上都用中国地名命名,南北纵向马路用省份,东西横向用城市,所选取的城市名基本上是对殖民势力在中国的一次盘点。
比如根据《南京条约》所开通商口岸命名的广州路、厦门路、福州路、宁波路;根据1858年《天津条约》所开商埠命名的南京路、汕头路、九江路、牛庄路等;根据1860年《北京条约》命名的又有天津路、北京路、圆明园路等。租界之外的道路则多以殖民先驱的名字命名,如以英国领事名命名的劳勃生路,以及凯斯威克路、林肯大道等。
可见,上海租界道路的命名就是殖民者势力的一个微观缩影。许多租界路名一直流传至今,如今黄浦区数不胜数的地名道路就是当年的遗迹。
谁的地盘谁起名
洋人在租界修路的同时,晚清的近代化建设也在逐步开展,自然会涉及到学习西方的路政,但在道路命名上却没什么特色,比如张之洞在南京修的第一条马路叫“江宁马路”。上海在光宣年间修建的马路路名也很简单,比如福佑路(因东至福佑桥得名)、肇周路(从周泾通往肇家浜)、方斜路(从方浜桥通往斜桥)等等。
中国人在道路命名上开始注入情感和内涵,要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开始。1928年,东北易帜,大规模的市政建设运动也随之开始,道路命名也染上更多政治色彩。
如“每个城市都有一条”的中山路,虽然从1925年孙中山去世时,广州就已经把惠爱路改名为中山路以表纪念。1928年,南京为了迎接孙中山的灵柩,修建了中国最早的中山大道,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至今仍是南京中轴线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上海的中山路更有意思,观察地图可以发现这条中山路是环状的,所以又叫“中山环路”(今为内环高架桥部分路段),它和黄浦江一起把租界给包围了起来。
比起单条道路,更显特色的是整个道路系统的命名。1927年之后,国内几个大城市都开始了市政革新与建设,上海的新市中心被确定在租界以北的江湾镇一带。根据计划,这片核心区域将被建设成一个“中”字的形状,而连接“中”字的东西南北有四条主干道,分别名之以“三民路”(今为三门路)、“五权路”(今为民星路)、“世界路”(今同)、“大同路”(未建成)。而在“中”的四周,道路向四面延伸,东面呈整齐的方格状,西面则为放射状。
道路则分别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这些汉字为首字来命名,一共包括11条“中”字头、10条“华”字头、5 条“民”字头、10条“国”字头、9条“上”字头、13条“海”字头、15条“市”字头、12条“政”字头与8条“府”字头马路。这一庞大的设想最终因日本入侵,只实现了一部分,沿用至今的路名也基本没有“上”“海”“府”三字,而以“国”“政”二字为首的仍留存较多。
有趣的是,1943年汪伪政府成立后,伪上海市政府在路名里强调恢复“民族自尊”。根据1944年的一份名为《大东亚共荣圈现状:便览:上海新旧路名对照表》的文件,伪政府对租界路名大动干戈,除了保留中国地名式的路名外,所有以外国人名、外国地名或机构名来命名的道路,全部更改。比如霞飞路改为泰山路、白保罗路改为新乡路、比亚士路改为西湖路、卡德路改为嘉定路等等,尽力去除殖民痕迹。
新中国新路名
新中国之后的路名,又是一套崭新的命名词汇,例如常见的“解放路”,就是1949年后逐渐出现的。当时解放军军队节节胜利,一路攻下城市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修改路名,定一条“解放路”,部分城市在解放时没有解放路的,也大多在之后几年内补了一条。如1949年,杭州、镇江、宜昌、温州、桂林等诸多被解放城市,都出现了解放路。
那么,定哪条路作为解放路呢?大略有以下三种做法。
第一是由中正路改名而来。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许多城市都把城市主干道改名为中正路,当时的中正路多是城市核心枢纽。1949年后,武汉、长沙、杭州、镇江、天津、桂林等城市的中正路,陆续都改成了解放路;1945年上海的主干道中正路在1950年也改名为“延安路”。
第二是把解放军进城的道路改名为解放路。东莞解放路的前身为高第街,高第街当时在城外,是进城的一条公路。类似的还有广州的解放路原名中华街,宜春市的原名景公街,还有新疆叶城县、福建三明市等等,这些城市的解放路都是解放军进城的道路,因而得名。
第三种则是后来修建的重要干道,也以解放路为名,以示纪念。比如成都的北大路改名解放路,恰好就在成都解放二十周年之际;无锡解放路,是1950年修建的环城大道,这条路重现无锡“龟背古城”的轮廓,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黄岩市的解放路,是1958年改的名,乃市内最长的一条道路。
据知乎网友统计,截止到2014年7月,全国的路名数量表上,解放路只排到第十名,更多的是人民、文化、幸福、光明路,排名第一的则是建设路。
“建设路”在全国的出现,则是受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期间,大规模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比如上海闵行1956年时就有一条建设路,郑州则是1953年,成都的建设路在1956年建成,但当时还叫做猛圣路,1965年才改为建设路,这条路是成都当时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郊工业区的门户。
而一些地级、县级城市则要晚到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有“建设路”,寓意“现代化建设”。比如高平市1984年、邢台市1980年、长乐市1980年、格尔木市1984年、肇庆市1986年等等,大多是城市要修建新城区、新工业区,因此才有建设路。
2015年,郑州市政府发布文件,将“祭(读为炸)城路”改名为“平安大道”,结果被几名市民一纸诉状告上法庭。案件一审后,法院认为原告“缺乏行政诉讼上的利害关系”,因此驳回起诉。但几位市民继续上诉。
“祭城路”起源于商朝的祭国,论路名的历史底蕴,恐怕国内很少有比这条路更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