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

2017-08-31王德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课程

王德芳

摘 要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是一个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其能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环保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其后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 地理教育 环境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在环境教育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通过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因此,加强对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存在认知偏差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体系中,环境教育一般都是作为综合性科目来开展的,其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大部分的学校以及家长对环境教育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虽然教育工作人员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环境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为:课时设置少,没有健全的评价体系等。所以,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普遍较低。教师对于环境教育不重视,在教育中就没有过多的教学,并且很多学校也没有相关的环境教育教材,环境教育仅仅放在地理教育中涵盖而过,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杂乱,使得初中生对环境知识了解过少,无法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将学习精力主要集中在考试课程,将环境教学作为了解课程,环境教育课程也因此被忽视。

1.2环境教育的学习目的无法实现

目前,很多初中学校都将升学考试作为其开展教学的根本,本质上实行的还是应试教育,如此一来,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与高考有关的课程中,而忽视了国家积极倡导的环境教育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忙于学习相关的考试科目,而忽视了国家在素质教育中倡导的环境教育内容,对媒体所报道的天气变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漠不关心。另外,也不主动参与一些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即便学校组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也都是被动参与,完全没有体现环境教育的真正意义。

1.3师资力量薄弱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指导着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因此,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初中的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展都是由地理教师开展的,因此,其传授的往往是地理方面的知识,而没有让学生接触到地理之外的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地理教师过于重视地理课程,也会将环境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衍生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作为重点教学课程;另一方面,中学的教学任务量比较多,教师很难有时间去加强环境教育的培训和學习,这也导致现阶段中学环境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2加强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途径

2.1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正确教育观

在初中课程安排中,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大多包含在地理教学内容之中,而且,环境教育在优化环境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初中生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以及环境观,让学生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科书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作为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当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思维。

2.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凸显环境教育的实践性

在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渗透性学科,具有实践性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原来腐朽陈旧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操作形式。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在其中尽可能的学习到更多的环境教育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环境教育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周边的生活环境,强化自己的环保观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3提升课堂深度,丰富学生思维

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还应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周围环境与环境教育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软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认识,提高课堂讲解的深度。比如,在进行保护森林资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森林资源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如何从小事中进行森林资源保护”,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懂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等做法都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做这些事。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查阅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举办环保小竞赛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深度,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且能够提升课堂深度,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维菊.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5):116-117.

[2] 王婷.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A].新教育时代,2015:2.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课程
环境保护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