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08-31陈振好
陈振好
摘 要 德育教育在促进社会、学校、班级和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对新媒体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就新媒体时代下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媒体资源 学校管理 理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学校教育的基础就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也能够使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媒体信息严重冲击校园文化和学生管理工作,学校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问题。
1新媒体时代下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1网络媒体信息严重冲击校园文化和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智能手机和多媒体工具成为学生最普遍的生活工具。网络世界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在给学生提供许多方便的同时,也在逐渐地改变着学生的认识思维和价值倾向。网络空间中各种良莠不齐、价值理念歪曲的信息资源以不同方式传递给学生,尤其是暴力色情、低俗文化等的充斥,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学生长期沉迷网络世界,热衷于虚拟的信息不能自拔,成为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难题。
1.2班主任依然坚持传统管理模式,方式方法较单一,影响德育工作开展
许多学校班主任都是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生活方式简朴,生活观念正统,对于新时代的媒体生活敬而远之,知之甚少,并且常有抵觸情绪。对于学生痴迷网络文化的行为常常以训斥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德育工作收效甚微。部分班主任对新媒体时代的基本形态认识不充分,理解不正确,不能有效利用媒体资源解决学校管理问题,新媒体素养有待加强,信息判断能力较弱,还不能适应当前的德育管理工作需要。
1.3班级整体性的网络行为泛滥,导致学校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当前,学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课堂时段“低头族”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形同虚设,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媒体工具获取不良信息,既危害自身的健康成长,又严重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新媒体时代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建议
2.1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信息监管机制,科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校园网络信息监管机制,首先,要建立学校的网络信息发布机制,对学生能够接受的新闻信息和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层层筛选,修改编辑,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能够接收健康、科学、生态积极的网络文化资源,以文明理性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建立专门化的网络信息评价机构,及时跟踪舆情分析,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种现象和事件作客观科学的点评,以时事评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学校新闻编辑队伍,加大力度选拔和培养新生的管理人才,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学生德育工作规律,同时对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操作较为熟练的工作队伍,通过校园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在客观上为学校班主任工作提供支撑力量。再次,在校园信息化监管的硬件建设上也要有足够的投资,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媒体资源,净化网络环境,设立一定数量的举报电话,积极研发各种校园网络监管软件。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更应该切身投入网络舆情的监管,有效借助班级微信群、QQ群或者博客主页之类的公共平台,及时发布班级管理和校园文化信息,强化对学生的信息监管,及时掌控学生的成长动态,对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和不文明的行为要早发现、早处理,尽可能地把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
2.2积极主动地开设校园媒体素养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各种网络信息
校园生活的网络化和学生成长的信息化已经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班主任如果一味地抵制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信息,对学生严防死守,显然不能解决学生管理的根本问题,反而容易造成严重的逆反心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优越性,网络信息和媒体资源在充实校园文化平台的同时,也为学校和班主任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学生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总体来说,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正确评价其时代意义。当代学生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参与者,要通过强制性的禁止学生上网来解决问题显然不可能。虽然新媒体时代的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每天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价值的多元、信息质量的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带来冲击,但是,如果学校能从管理和教学层面做出积极、及时的引导,新媒体又会成为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新媒体自身所蕴含的巨大的信息量既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冲突,又具备学生成长所需要的一切有效信息资源。学校应该积极建设校园媒体素养工程,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媒体素养课程,让学生多参与健康文明的网络平台学习,了解认知更多与学习、成长相关联的(下转第47页)(上接第37页)网络信息资源。
2.3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德育管理和新媒体素养的培训工作
新媒体时代的学生价值观和生活理念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生活状态下的学生价值观,一些学生缺乏对文化课知识学习的兴趣,组织性、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并且由于长期接触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多元化的价值理念纷至沓来,学生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常常会出现各种让学校和班主任棘手的事情。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提高管理能力,强化德育素质,并且应该进行长期性的新媒体素养培训,通过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带动班级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学校应该加强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互动,给班主任管理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文化大讲堂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开展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培训与管理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学校多媒体平台,对接全国各地的学生管理平台,把更多的有效信息带进校园,为班主任的德育管理提供动力。班主任自身也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新媒体的话语背景,放弃传统的成见,积极理性地看待新媒体现象,充分借助新媒体资源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科学的班级文化,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作为学校的班主任,必须要学会运用电脑和手机创建微博、微信等社交账号,要学会以网络身份与学生打成一片,通过友好、亲切的网络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把网络媒体转化为有效的德育工作动力,借助网络了解学生的价值导向和心理诉求,以便更有效地解决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
2.4理性看待和处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网络行为的普遍化成为校园管理的一大困境。部分学校采取严厉手段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是收效甚微。在新媒体时代加强班主任工作,应该辩证地看待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现象,要科学理性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不应该采取刚性的措施。在课堂时段,学校应该出台措施,让学生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以给学生提供许多上网的便利条件,让学生获得尊严感和认同感,这样更有助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学校可以统一设置手机信号的屏蔽仪器,在特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不给学生偷玩手机的机会,以强化学生管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广泛运用的潮流下,海量信息的快速、多渠道传播, 这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在新阶段,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新媒体传播的长短, 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创新教育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谢启永.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徐敏.探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