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教员与学员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7-08-31曾品善
曾品善
摘 要 随着新军事变革和军队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要求军队院校必须将军校学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第一任职需要和部队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军校教员也应当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自我信息素养。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军校学员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13日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经过5所大学、96名研究人员的共同联合攻关,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个方面、6项指标、18个基本要点。
林崇德先生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军队院校学员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除需培养政治素养、军事素养、文化素养等关键基础素养外,还应培养信息素养这一必要能力。新军事变革下,军队信息化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军队实现信息化,关键在于实现人才队伍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实现信息化,关键在于军队院校教育的信息化。院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新知识、新理论生成和技术创新的“源头”。军队院校学员信息素养的建立和培养应紧跟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学员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促进学员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军队院校教员作为军校信息化教育的主体,其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对军队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掌握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筑牢信息意识、坚守信息道德
军队院校学员四年本科学习中,应分梯度、有层次的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大一、大二进行信息基础知识的学习,紧贴第一任职需求,学员主要掌握办公软件、多媒体开发软件、计算机网络等的操作和使用,大三、大四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信息知识课程。在四年信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员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传输和信息评价等五项信息能力,为未来工作中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图书馆,拓展学员信息意识的广度和敏锐度,激发学员的创造能力。同时,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忘坚守信息道德,学员应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与错误思潮的干扰和侵蚀,筑牢信息安全底线。
为了引导学员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应建立学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目标在客观上对行为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的功能。通过构建《学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将能更好地促进学员目标明确地努力参加有关提高信息素养的学习,对军队院校学员信息素养培养计划、阶段目标以及学员信息素养考核方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行动的目标一旦明确,军队院校在培养学员信息素养的工作中,就能探索到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信息意识
军队院校应积极紧跟军队信息化步伐,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战略,抓住军队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着重对信息素養做出长期的决策性的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措施。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军队院校教员们积极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创新,他们打破了原有传统的教室设置,将讲台设置在教室中心,学生的桌椅可以自由移动和组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式学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也能够在集体展示中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军队院校教员应该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意识,逐步确立信息时代教育的新观念。同时,提升教员自我的信息能力,不断丰富教员的信息知识,及时掌握和更新信息教育技术,逐步提高教员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 人民教育, 2016(19).
[2] 杨晓茹, 程瑾, 李芳薇等.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军队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 26(3):60-64.
[3] 黄如花, 李白杨. 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 图书情报知识, 2016(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