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工科院校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的分析及研究

2017-08-31张林微曹璇陈倩倩麦素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差异大学生

张林微 曹璇 陈倩倩 麦素娇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科技大学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分析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导家庭、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合理看待大学生男女消费行为的特点,并提出适当的教育引导。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行为 差异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大学生消费能力的不断加强,大学生消费已经成为研究大众消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以网购为代表的消费模式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的渠道,并且男女大学生的在消费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也更加明显。根据笔者统计表明,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群体消费和生活方式的研究日趋增多,而且研究内容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研究方法和视角也日趋多样化。本文以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为切入点调研其不同的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即男女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进行取样调查及研究。因此,本研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差异。

1调查方法

本研究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综合考虑类别、层次和区域,从广西科技大学高抽取单名学生作为样本,并采取网络问卷方式,向抽取的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1份,回收率为90%。

1.1問卷的结构

本次调查问卷的总体结构都分为个人基本信息、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三个部分,主要调查学生的每个月生活费的主要开支渠道。该数据的构成方式及数据来源真实有效,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进行研究。

2消费行为

2.1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表现

本次调查中,以某学院为例,男生数量所占比例是37.5%,女生数量所占比例为62.5。男女的月平均生活费用在1000至1500之间的比例居多,占62.5%,其中月伙食消费在500至1000区间占68.75%。当看到喜欢却非急需品时75%的人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并且有56.25%的人选择了不支持提前消费。除基础支出外消费最大项为服装配饰,比例为53.13%,化妆护肤占31.25%。当选择消费时注重的首选原因为质量品牌,比例为34.38%,价格占据28.13%。购物最长时间为3小时以上占据40.63%,1小时以下占据31.25%。在选择消费方式上有81.25%的人选择了网上购物,有18.75%选择线下消费。最后在调查主要经济来源中,有84.38%的消费来源于父母赞助。并且有68.75%的人选择今后将会加强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消费,另外有84.38%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勤俭节约。

2.2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差异

本次调查中,男生数量所占比例是37.5%,女生数量所占比例为62.5.在利用网上购物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男生更倾向于网购电子产品、虚拟产品、运动装备等,而女生更倾向于网购洗护用品和化妆品、学习用品、交通通讯类用品和服装。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男女生消费结构数据相吻合,男生在电子产品方面投入更多,而女生在洗护化妆和服务等方面更舍得花钱。有60%的男生在化妆品方面基本不花费,而只有16%的女生在化妆品方面基本不花费,在350元以上化妆品消费的情况方面没有男生,而近8%的女生在化妆品方面的女生在化妆品方面花费在350元以上。另外,女生在饮食上面的消费相对男生来说支出较少,每餐约8元,而男生每餐消费达10元以上。数据显示,每个月中男生的饮食开支占月支出的65%,女生的饮食开支则占据了月支出的49%。

2.3 调查过程中差异产生原因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这对于大学教育有直接的帮助。据我们所知可将消费心理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从众、求异、攀比和求实。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男女在消费决策的过程当中,首要考虑的因素都是价格和质量,说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类型都是属于求实型。同时,时尚性和品牌因素在男生决策过程的当中都略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消费过程当中更容易被前卫时髦的商品和品牌商品所吸引,相较而言女生显得更加理性和注重实际。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这就为研究者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研究男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打下了坚实基础。针对男女生消费行为的差异,商家也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政策。研究男女生的消费行为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市场的消费走向趋势,从而研究和开发出更多适合男女大学生消费的品牌产品以及日用品。另外,我们从中也发现一些大学生消费的特点,比如男女生对网络购物的偏好则表明大学生这一活力群体对新技术的很强的接受能力。同时,男女生网购内容的不同直接反映了男女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其次,我们应该欣慰的看到绝大多数的男女大学生的都是属于求实型的消费者,他们不盲目攀比,不盲目追求时尚。这正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和自身的经济状况。最后,男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上存在的客观差异要求社会、家庭和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行为教育和引导时应该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甘伟平,喻荣强.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趋势研究――以成都市部分高校为例[J].消费导刊,2014(09).

[2] 董慧慧.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3] 喻荣强 ,起源.男女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分析[J].中国论文网,2015.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差异大学生
相似与差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之歌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