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2017-08-31赵志敏周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高校

赵志敏 周倩

摘 要 创业教育在国内高校广受关注。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实践环节形式化,形式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学院派师资,还未形成宽容的创业文化等。通过对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简要分析,提出的适合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建立融入创新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聘请拥有丰富创业及经营管理经验的专家讲授创业课程;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政府应提供法律保障并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0引 言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就业的重要趋势,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与世界开展创业教育较早的国家相比,差距大,效果弱,大学生创业活动参加率与创业成功率低。因此,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办法,以“拿来主义”为指导,学习和借西方国家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现状进行总结反思就成为必要。

1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国外高校对创业教育普遍高度重视,大多数国家都有融入创业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为20%~30%。在美国和日本,他们将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效解决就业压力,更加增强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创业教育引起国内多所高校的关注,国家也为鼓励高校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创业贷款补贴的政策,但我国创业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形式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以课堂教育为主,其课外创业活动也仅仅是展现在活动本身的开展,活动效果往往比较不理想。这种课堂“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与创业教育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不仅不能激发大学生地创业积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们对创业实践的抵触情绪。

(2)学院派师资。关于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自己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负责创业教育的主讲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关于创业实践经验的。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与师资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创业教育不能有效实施开展的重要原因。

(3)实践环节形式化。我国大多数高校还没能真正意义上将创业教育提升到办学理念层面,创业教育理念未真正深入办学的各个环节。除此之外,多数高校不够重视实践环节与企业的联系,使本来就趋于形式化的实践在创业实践方面更是与我国的创业环境脱节,导致创业教育只是“一张皮”。

(4)未形成宽容的创业文化。虽然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但是创业是风险比较高的活动,其复杂性和风险高决定了创业成功的难度较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提倡自主创业、鼓励大胆尝试、对创业失败具有高宽容度的创业文化环境建设需要政府更多支持和投入。

3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3.1建立融入创新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实现途径,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是“培养同现代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高校的教育任务不仅是继承和传播古老经典知识文化,更是将知识熔炉再造的知识创新的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有意识地高效地开展创业教育,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为核心,同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的基礎上,形成创业教育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2增强高校教师创业实践能力

教师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创业及经营管理经验如何,直接关系到创业教育是否能够真正落实。高校可在校内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改革提供教师体验创业的机会,设立优惠的扶植政策,鼓励教师设计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创业,在这样实际的体验过程中切实提高其创业实践能力,丰富创业经验。同时,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校外聘请一批创业实践能力强、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家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配合和协助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实际的创业培训和指导。

3.3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实践性较强的本质决定了若想成功开展创业教育就必须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合作,共同搭建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实习活动中,高校应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实习专用场地,并配备必要的公关设施,设立优惠补贴办法,同时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创业培训服务、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实训信息推送服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环境。

3.4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首先应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律法规系统,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再者,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大学生创业的融资体系,可通过与银行、高校、企业联合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积极为有创业潜力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畅通融资通道等。

基金项目:〔2016〕-JKGHZDZB-03 河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 (12).

[2] 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高校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