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寥寥几问牵住悠悠课堂
2017-08-31胡剑青
胡剑青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的课例研究》(课题编号:JCJYC16011041)研究成果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没有问题,就没有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学。课堂提问一直是教学活动常用的经典方法,它是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探究、培养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一直以来,我们语文课堂上充斥着成串的“连问”和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简单应答的“碎问”,极大地浪费着课堂有限的时间和学生有限的精力,也无法让学生真正进行深入的思考,更不要说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了。因此,语文课堂上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就成了每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主问题”教学方法,即每篇课文的学习都抓住一条主线,通过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完成。接下来就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什么是主问题
顾名思义,主问题就是主要问题。余映潮先生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中提出:“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或者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因此,主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所有的课堂活动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所有的教学目标也根植于这条主线来完成。这样一来,主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技巧
1.主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意识
达成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而具体。在设计主问题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课堂提问如能强化目标意识,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可以使之更好地为课时目标、课程目标乃至单元目标服务。仝静老师在教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围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主问题:(1)作者求学时的艰苦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年幼时没有书看、加冠时没有老师、外出求学时没有吃的穿的)(2)作者是如何克服的?(借书抄书、百里求师、以读书为乐)(3)作者记叙自己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的目的何在?通过以上层次清晰的主问题设计,学生充分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劝东阳马生好好学习,希望他学有所成。
2.主问题设计要富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犹如一门艺术,其根本是问题要有启发性。主问题设计更是如此。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因此,在设计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颜晓娟老师在教学《陋室铭》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没有直接提问,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文中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即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终都发现了开篇的“斯是陋室”和结尾的“何陋之有”之间似乎有矛盾,进而开始各自在文中找依据,展开辩论。很快统一了认识:陋室是指居住的房屋简陋,但因为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所以就不觉得简陋了。本节课教师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成功地突破《陋室铭》一文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陋室铭》一文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主问题设计要突破重难点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主问题的设计就是为突破重难点服务的。所以我们设计的主问题,一定是在富有启发性的基础上,抓住那些牵扯到课文主题和主要观点的词句,进而突破重难点问题。这就要求授课老师能够真正深入文本,抓取关键处。李珊珊老师在讲授《孔乙己》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孔乙己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孔乙己是一个令人‘半懂不懂的人,不仅仅体现在他说的话、他的绰号,还有他的行为、思想,甚至他的一生都没有跳出一个‘半字。”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半”字人生。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不断总结出孔乙己的“言语之半”“做事之半”“姓名之半”“地位之半”“品行之半”“身体之半”“思想之半”“生死之半”,通过这些“半”字现象,表现了孔乙己这个被旧社会扭曲了灵魂的“多余的人”的悲惨一生,刻画了他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自欺欺人、可悲可笑的性格特征,同时锐利地剖析了封建文化、科举制度的虚伪与无耻和对历代知识分子的严重精神戕害,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揭示了课文主旨。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积淀、年龄和个性心理特征,又要从新课标要求和教材资源实际出发进行思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把主问题设计方式上升为一种教学艺术,才能更好地组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让寥寥几问牵住悠悠课堂,进而牵住学生的内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教学研究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