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及其启示
2017-08-31王凯冯靖
王凯+冯靖
摘 要: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以“高级中等学校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育计划”“人文及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跨地区培育计划”“人文及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改写专著暨编纂主题论文集计划”“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四个子计划为基本内容,借助完善的保障体系,激发人文社会学科力量,促进跨界产业应用。这可为大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供借鉴:多元渠道培育,铸就人才队伍;推行适切教育,厚植人文精神;促进产业融通,深化成果应用。
关键词: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启示
一、产生背景:经济发展突围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致力于经济发展,一度缔造了经济神话,成为世界制造生产重地,其工业经济形态被诸多地区效仿和学习。然而,近几年台湾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年增长率3%以下成为常态[1]。这一现状归结于多方面,其中,制造业利润被较大幅度压缩是主要原因之一[2]。在此经济态势背景下,积极改变经济模式,寻求产业升级,发挥创新驱动,将自身角色由“世界制造生产重地”转变为“世界创新中心”,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成为台湾地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迫切需求之下的当务之急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需要技术力量与人文力量的双向保障:技术力量可最大限度取得经济效益,而人文力量可为产业品牌的打造提供中心理念的著述和论证。然而,台湾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较为注重技术力量,“重理工、轻人文”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经济发展极致追求学科实用性,技术力量得到显著发挥,但是以论述思辨为特征的人文社会学科力量长期处于被忽视地位。鉴于此,台湾地区要想真正实现“制造中心”到“创新中心”的转变,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必须重视人文及社会学科的力量和价值,彰显其特色,优化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为台湾经济产业升级提供理念论证等方面的保障,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为达成这一目标,促进成效落地,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审时度势,多方论证研究,推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
笔者聚焦台湾自2015年1月提出、预计2018年12月结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通过文本内容分析法,凝练其核心思想,明晰其目标、具体策略和保障举措,以期获得对大陆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启示。
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的核心思想
(一)计划目标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旨在吸引学生投身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习,通过合理高效的引导,帮助师生善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进行积极转化,以寻求跨界产业应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旨有利于解决人文社会学科当前面临的窘境。同时,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价值的彰显,有利于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专业人才,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跨界应用和创新。
细化来讲,“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一是通过向下(向高中)延伸培育、跨地区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研究人才;二是进一步在台湾地区传播、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教学水平;三是促进学用结合,即强化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应用于经济产业、社会创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强其就业能力。[3]
(二)具体策略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配套了四个子计划,以推动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和落地。四个子计划分别为“高级中等学校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育计划”“人文及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跨地区培育计划”“人文及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改写专著暨编纂主题论文集计划”“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4]。四个子计划紧密围绕“人文社会科学”这一核心价值,尝试建立一个从高中到大学、从学生到教师、从校园到社会经济产业三个方面的人才培育和知识应用蓝图。[5]
1.高级中等学校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育计划
该子计划旨在通过“向下延伸”的培育方式,及早挖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潜在人才,进而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人才。
在这一子计划中,将由大学牵头,邀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作为师资,负责辅导一部分高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积极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推广活动。具体包括:辅导10所高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课程,包括经典阅读、专题研究等30门课程;辅导6所高中开设人文及社会科学导论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组织1期高中学生专题研究研习营,增强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和能力;组织1期暑期高中教师研习营,提升教师研究方法和论文指导专业能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社群的交流和发展[6]。对于高中聘请大学专家教授为高中学生开设课程产生的经费,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会给予补助,以增强培育力度,达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2.人文及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跨地区培育计划
该子计划旨在通过跨地区培育形式,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7]
第一,积极培养学术人才。与台湾地区以外的著名高校形成合作关系,公开选拔12名有志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以交换生的身份到合作高校进修1年。在此过程中,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会补助交换生学费、交通费和生活费,为其解决“经济之忧”。同时,在交换期结束时,力争完成12本学术研究成果报告。此举将增加学生接触国际学术社群的机会,有效拓宽学生的学术世界观和跨地区视野,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进而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潜力人才。
第二,疏通渠道,做好成果反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组织3场计划说明会、一场返台学生座谈会,为高中学校甄选优秀学生工作做好保障,并搭建好学生外地求学的交流分享渠道,深化成果收集和應用。
3.人文及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改写专著暨编纂主题论文集计划
该子计划旨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进一步传播、普及,进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教学水平。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8]
第一,补助并鼓励毕业8年以内的博士生将其毕业论文改写为学术专著,进行持续化、深入化学术研究,藉此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营造良性阅读风气,引导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色和价值的认知,进而为后续跨界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严格依据本计划对其毕业论文进行改写并通过专业出版社审查者,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对其出版经费给予定额补助,预计补助3本。
第二,聚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精心选择议题,将台湾地区内学者的优秀论文汇编成集,在此基础上撰写导论,以提升台湾地区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计划补助3本优秀论文集的出版经费。
4.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
该子计划旨在达成“学用结合”的目标,即推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跨界应用能力。为有效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经济产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该子计划通过三个层面的举措促进目标落地。[9]
第一,开设跨域共创课程。该跨域共创课程包括三个层级:基础“社会关怀认知”及“个案调查与分析”跨域课程、“跨域技术研习”及“创意思考与问题解决”跨域课程、“实习项目”及“驻校社会型企业家或非营利组织专家参与”跨域课程。在实践模拟场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解决社会问题。在课程中,研究生将担任助教,协助教师开展课程,成果将以“学生成果集”的形式体现。
第二,营造实践模拟场景。结合跨域共创课程,购买符合实践要求的硬件或软件设备,引入教学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辅助教学,藉此营造出实践模拟场景。在此基础上形成常态化、有效化、持续化的管理机制,用卓有成效的效果,促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生跨界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三,搭建成果交流平台。不同学校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创建“虚拟学校”(Virtual School),同步共享信息、知识,积极开展在线研讨和实时互动,促成学习社群的建立,激发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同时,在脸谱网(Facebook)创建名为“12道人情味”和“人文台湾”的交流平台,借助新媒体力量,促进和深化成果影响力。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子计划提倡全校协作,校长或副校长担任计划主持人,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系提出申请,与其他系协作开展,增进跨界的特性和成效。
(三)保障举措
为保证计划的落地,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整个计划中设置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举措,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0]
第一,显著的战略位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由台湾信息及科技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主持人,旨在通过四个子计划为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同时,该计划被纳入2017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科技计划整体框架,作为重要科技计划之一服务于台湾地区社会发展。
第二,充足的经费保障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持续四年,每一年度投入约1.18亿新台币,并且对人事费、材料费等每一项经费支出做出详细、明确的数额预算和限制,这不仅保障了经费的充足,更有利于保证经费合理支出、高效利用。
第三,健全的人员支撑队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计算,每一年度配置370人。该计划分年度为每一个子计划制定了精确的人力需求及配置表。以“高级中等学校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育计划”为例,其在2017年度的人力配置为主持人1名,协同主持人2名,专任助理2名,兼任助理1名,大学教师、研究人员、高中教师等96名,数量精确,权责明晰。
三、启示:基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视角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层面为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11]。在此背景下,“如何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诸多学者展开了丰富研究,成效显著,并在多个层面达成了共识。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顺利推进,需要国民教育的参与和支持[12],需要与产业升级、生产生活相结合[13],需要与异域文化交流互鉴[14],这些观点广受认同,并且均体现在《意见》中。再观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亦较为注重“跨地区培育国际视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通过教育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增强人文社会科学在产业中的成果应用”等,这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蕴含理念存在相通之处。因此,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可对大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推进”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多元渠道培育,铸就人才队伍
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较为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和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向下扎根”培育和跨地区培育多种方式,达成人才培养目标。这点可为大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思路。
具体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多元路径积极开展。笔者认为,可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借旧立新”,即充分挖掘现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借助电视媒介或新媒体手段,在更广范围铺开影响,发挥其传承功效;二是“扎根写新”,即积极加强田野研究,鼓励学者或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扎根基层,走向田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培养高素质研究人才;三是“跨区传新”,即借助新媒体手段,打通国界壁障,向其他地区和国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通过真切实践,培養具有较高宣传技能的人才。
(二)推行适切教育,厚植人文精神
为进一步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台湾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中提出了大学辅助高中开设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人文及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改写专著暨编纂主题论文集两种方式,此举措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对于大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言,笔者建议推行适切教育,藉此厚植人文精神。具体可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教育需要秉承适切性。所谓适切,即满足在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要求:要善于借助不同教育阶段的力量,如借助高校师资力量帮助中小学打好人文精神底色;要善于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如可采用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的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转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话语体系,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普及。另一方面,要深度育植人文精神,可通过成果汇集和编纂等多种形式提升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群体,进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三)促进产业融通,深化成果应用
提升跨界应用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模式转变,是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的重要目标。在具体计划内容中,有开设跨域共创课程、营造实践模拟场景、搭建成果交流平台三个不同的举措促进这一目标的落地,这点对大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推进,需要积极促进产业融通,进一步深化成果应用,这也是《意见》的要求。具体可从两点着手:一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产力之间的融合,并注重实践与培养、需求与供给相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二是深化成果应用,将现有优秀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如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等),进一步挖掘和延伸,并根据实际发展与时俱进,建立一套常态化、有效化、持续化的融合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胡石青.析论台湾经济近年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台湾研究集刊, 2016(2):37-45.
[2][3][5][6][7][8][9][10]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EB/OL].http://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ABDAA899136A0E18,2017-06-10.
[4]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跨界应用能力培育计划[EB/OL].http://www.hcgo.org.tw/,2017-06-10.
[11][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12]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2016(11):138-145.
[13]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2):1-6.
[14]高明峰,余远来.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29(1):91-95.
編辑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