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17-08-31贾建梅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

贾建梅

摘 要:文物作为文化遗产,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它见证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文物除了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鉴赏价值,还具有不可再生性,这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的弥足珍贵。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历史文物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于文物缺少及时有效的保护和修缮,这时刻考验着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8-0-01

前言

文物是民族文化和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属于我们全人类的最宝贵的财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文化底蕴,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最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历史名城破坏严重、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备老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基层文物保护的工作进程。因此,必须要重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从而更好的保证文物的完整性。

一、當前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的现状

1.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的重要价值

当前很多基层政府没有意识到文物价值的重要性,而且不重视文物知识的普及工作,没有做到严格落实。这导致有些基层领导只单纯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基层文物的保护,没有考虑到基层文物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当地基层领导过度开发文物,不惜破坏文物的历史价值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些基层领导认为文物占地面积太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地频繁出现擅自强拆基层文物、破坏文物的现象,这种做法不仅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除此之外,很多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也没有对文物保护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没有意识到文物的价值所在,造成没能做到很好的保护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做好基层文物的保护工作[1]。

2.文物保护经费缺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博物馆的投资不断加大,与以往相比,各地博物馆的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维修经费捉襟见肘,造成因缺乏资金而影响文物保护的事件屡屡发生。通常情况下,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是由当地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但是很多文物保护的经费杯水车薪,远远不能够满足文物的保护和修缮的需要,这严重影响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 。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使得文物保护财政预算比较少,没有严格将经费落实到位,这直接造成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经费的紧张,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由于经费缺乏,很多文物难以进行有效展出和利用,管理人员管理也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现在的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既权威又合理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大多数的法律仅仅存在于法律条文之中。关于基层文物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职责分工,一旦出现问题,只会互相推脱责任,这影响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级以及省部的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虽然较为完善和健全,但是不适用于基层地区的实际情况,基层地区没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地区发展的文物保护制度。同时,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有一些项目在开展之前需要通过政府进行审批,但是,政府工作人员在审批环节办事效率非常低下,导致项目错过了良好地发展机会,给当地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损失。除此之外,基层文物保护权责界定存在模糊性,这造成了基层文物管理单位担负的职责重大,工作内容繁多,涉及环节复杂,使得目前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呈现一盘散沙的状态[2]。

4.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掌握传统技法的工匠越来越少,而且专业素质整体较为低下,这严重影响基层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各种价值,离不开对文化遗产实物本体的保护与传承。如果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的保护,也就没有了文物所具有的各种价值。文物保护队伍人员数量少,考古、历史、文物鉴定等专业人才尤为缺乏,基层文物部门的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在基层文物保护部门,缺乏文博专业人员,更多的是非文博相关专业的毕业人员,他们由于缺乏相关文物保护知识的专业培训,造成专业人才断层、人才流失、工艺失传的现象。限制了文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当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对策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要想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就要做到有法可依,完善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体系。文物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造性,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制度对于保护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立法部门应当联合文物部门一起制定一套完善的,与文保法相匹配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从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除此之外,基层政府还应该认真研究国家法律法规,并在这个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2.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要求不仅要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的职责,还要明确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岗位职责。由于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存在着决策失当,严重失职、监管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要明确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努力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重视当地的经济建设,更要重视文化建设,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统筹规划,推动当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面子工程”,重视文化发展,把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切实做好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为基层文物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明确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到严格细化文物保护工作的各个流程和各个环节,保证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而做到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培养工作人员严禁、敬业的工作态度,从而做到大大促进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卓效开展[3]。endprint

3.加强基层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物保护涉及许多专业性知识和技术型难题,因此,这就要求文物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拥有先进的理念,必须加强基层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文物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文保相关人员能够做到科学合理的对文物进行抢救,以免文物造成二次破坏。文物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素养和较强的专业水平,才能保证文物保护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4.加大公共财政对文物保护的支持力度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有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和保障。对于文物保护单位本身而言,要想解决文物保护经费的问题,可以通过利用文物的形式来增加收入。对于政府而言,文物保护的资金来源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成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由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日渐繁重,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弥补文物保护经费的缺口,因此,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调节作用,建立多元文物保护机制,明确区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除此之外,可以发动社会力量,以捐钱捐物的形式来缓解文物保护单位的经济压力。政府部门要通过采用多种形式来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从而形成长效保护机制。

5.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重视,才能做到有效的继承和传播我国的历史文化,推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要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向基层政府和普通民众宣传文物保护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型媒体,进行宣传教育。除此之外,還要邀请专家定期开展讲座,宣传当地的有价值的文物,从而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可以在宣传栏上张贴保护基层文物的知识,向普通群众普及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从而推动当地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6.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

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力度,而且还需要很多单位的互相协调配合,尤其是城市建设部门、国土资源、文物保护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从而做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文物。因此,必须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文物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总结

总而言之,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于洋.浅析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赤子,2012,(9):63.

[2]张利军.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6,(18):268.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