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进课堂的新探索
2017-08-31应卫兰
应卫兰
摘 要: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的积淀使它集结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切特征,它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三大“国粹”。与文化艺术相交融的京剧艺术更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使这一高雅艺术在我国传承和弘扬,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京剧 艺术 教育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 2017 ) 08-0-01
传统的京剧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现代艺术教学的要求,存在强制性灌输或枯燥性的技能训练等问题。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否认,但仅仅停留在“老路”上,不思考,不创新发展,就会让京剧变成一滩死水。笔者通过这次探索,探寻京剧与现代艺术教学融合的方法,“五法”并用,让学生真正走进国粹京剧并爱上京剧。
一、“草船借鉴”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过:“把音乐的魅力传给孩子的必要条件——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用在京剧教学上,那就是想让孩子走进国粹,就必须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愿意主动去了解、欣赏、演唱。教学中,笔者巧借名人故事、影视作品,直击学生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通过京剧名家的“名人效应”,引发学生欣赏兴趣
现代社会,一谈起京剧,学生首先的反应就是听不懂、不了解,心理上本能地就有一种排斥感,想一下子扭转此现状比较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京剧产生一种敬佩,甚至是自豪的感觉。笔者从中国京剧名家的感人事迹入手,利用京剧大师的感人经历、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喜欢“名角”到由衷喜欢京剧,并主动走进京剧。
2.通过京剧影视的感官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各种京剧影视资料,通过耳听、眼见、模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梅兰芳的唱段过程中,通过观看影片《梅兰芳》中“斗戏成名”和一些经典的表演唱段,使学生直观感受京剧“唱、念、作、打”,感受大师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3.通过曲艺艺术,流行音乐中的“京剧元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曲艺艺术以口语说唱故事,说唱的内容中包含很多京剧历史故事,曲艺艺术中的相声更是有很多京剧题材的经典段子,而且相声里有很多相声名家,像侯宝林、郭德纲等人,他们的京剧演唱功底不亚于专业水平,这些相声段子可以作为上课供学生欣赏的素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京剧,京剧教学也就更加有趣。流行音乐中不少喜闻乐见的乐曲也包含了京剧元素,比如《霸王别姬》、《北京一夜》、《苏三说》等等,这些也都可以运用于京剧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纵连横”法——实现传统京剧与现代艺术教学的融合
1.美术学科与京剧教学联系起来,拓展教学内容
对儿童来说,形象生动的东西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尝试将京剧教学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在京剧教学中,教师适时将京剧角色的扮相、服装、道具、脸谱、手持兵器等图画内容渗透其中,特别是京剧脸谱,图案丰富,色彩亮丽,在视觉上十分吸引学生,我们鼓励学生提供表现的良好机会,既不难也不能偏易,形式不能单一,要有變化。
2.京剧唱段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的特点——保护身心、区别难易
从嗓音的发育方面来说,小学生声音处在未成熟期,特别是五、六年级学生又处在变他们动手画一画,根据人物特点大胆设计,帮助孩子们体会京剧的“色彩”。
3.现代信息技术与京剧教学联系起来,拓展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利用这些来辅助京剧教学,开发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助教学一臂之力。京剧是一门舞台表演艺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录像、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引导学生浏览表演唱段视频。这样一来,视听相结合,学生沉浸在京剧这门综合艺术熏陶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师的单一教唱,对生、旦、净、丑理解更清晰,学生对京剧也会更感兴趣。
三、“画龙点睛”法——选准京剧教学的突破点
京剧唱段是京剧教学的核心之一。实践表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有鲜明故事特点并能融入现代教学的曲目,对京剧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反之,事倍而功半。按兼顾经典与现代、趣味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精心挑选了几首京剧唱段作为京剧教学的突破点。
1.京剧唱段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故事性强,内涵丰富
教学所选的唱段中,比如唱段《智斗》,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是其中最富有戏剧情趣的一场戏。在剧中阿庆嫂、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个人的唱词都很精彩传神,戏味十足,最高明的自然是看似八面玲珑的阿庆嫂。在唇枪舌战中,双方又不捅破窗户纸,始终带着怀疑、防范与猜测进行较量。
2.京剧唱段的唱腔要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习惯——以西皮为主,易于上口
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其中,西皮的板式可以分为原板、快板、慢板、流水、导板、散板、摇板、滚板、回龙、二六、快三眼、娃娃调、反西皮等。而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钢筋有力,节奏紧凑,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或者激动、愤懑的情绪,以西皮为主的京剧唱段,学生容易上口和接受。比如我们选择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唱段,其中有一段西皮快板,表现的是包拯义正词严,一口气揭露了陈世美的种种恶状,可以说是脍炙人口。
四、“烘云托月”法——丰富京剧教学的形式
传统的京剧教学中,师傅带徒弟常用的方法是徒弟献血唱词,反复背诵、识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因小学生年龄小,活动好动,这种方法教学极易引发学生的反感。我们的实践中发现,采用“烘云托月”的教学方法——以动带静,选择带有表演内容的京剧,设计动态化的京剧念白,让学生“动起来”,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京剧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表演内容,加入京剧身段动作的模仿表演,组织设计京剧念白,寓动于静,动静结合,丰富京剧课堂教学的形式。如《沙家浜》选段之一《智斗》教学中,突出动静结合。
五、“锦上添花”——促进京剧教学的良性循环
1.巧用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
京剧教学一定要有丰富的京剧活动支撑,要“两条腿”走路——课程教学和开展活动相结合,请专家、票友及兄弟学校的学生到学校来教习、交流、指导,在校内展示学生学习京剧的成果。让学生把课堂所学搬到舞台上,给他们表演和展示的机会,提供交流学习的大平台。
2.展示京剧学习成果,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京剧获得各种奖项,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已学者的学习热情,又能产生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将学生上台参加京剧表演、外出观摩京剧的视频供大家课前课后欣赏,让音乐教室的墙壁“说话”,将学生做的京剧小报,以及京剧知识简介、剧目的剧照、京剧表演的奖状等贴在校园,吸引跟多的孩子关注京剧、了解京剧,走进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