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幼儿的依恋心理
2017-08-31樊仁秀
樊仁秀
依恋是幼儿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心理。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等。 依恋是幼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喊叫、抓握、身体接触和跟随等行为。
一般来说,孩子的依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安全的依恋,这种依恋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另一种是不安全的依恋,这种依恋会导致心理脆弱,并伴随种种心理问题,弄不好甚至会出现行为障碍。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缓解幼儿的依恋心理呢?
1.从小培养幼儿独处的能力
从婴儿时,就有意识地让小婴儿独处,这里的独处并不是指丢下他一人,让他真正独处,而是在喝過牛奶、换过尿片之后,把宝宝安顿在父母的房间里或客厅中,让他自己玩。刚开始宝宝可能会玩自己的手或注视某一个物体,慢慢地,父母可以帮宝宝准备一些玩具,只要他愿意自己玩,父母就不去打扰他。
让宝宝独处,可以锻炼宝宝的耐心,在宝宝自己玩玩具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涌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宝宝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2.让幼儿学会面对挫折
孩子在游戏和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尽量让他自己面对。如宝宝吵闹,父母可先和他说话,用和缓的口气安慰他,让宝宝知道父母对他的需求并不是毫无反应的,但也要让宝宝知道,父母有其他需要处理的事情,等把事情告一段落后回去抱他,他必须等待。父母则要遵守诺言,只要忙完了,一定过去抱抱他,好好陪他玩,使他对等待有信心。
3.让幼儿逐渐适应分离
当父母和宝宝分离时,应有一段缓冲时间,让父母与接替者之间有角色的过渡,一方面让接替者产生信心,另一方面让接替者了解父母照顾孩子的方式与态度。如果接替者能充分配合,则能减轻分离时给宝宝带来的焦虑感,减少不适应行为。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上后,总是不肯离去,对孩子黏黏糊糊的,如有的家长会透过门上的玻璃看孩子,有的家长会躲在窗户边或认为隐蔽的地方偷偷观看孩子。如果被孩子看到,孩子可能哭得更厉害。
4.让幼儿看着妈妈走
妈妈外出时,一定要让孩子看着妈妈走,千万不要不告而别,否则孩子会觉得:妈妈消失了,妈妈不要我了。别人再怎么说“妈妈一会儿就来”也没有用,所以妈妈外出时,一定要当面和孩子告别,告诉他妈妈干什么去,千万别忘了强调一会儿妈妈就会回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必须忍耐一会儿分离,让他心中有盼望和安慰,期待着妈妈的归来,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暂时分离而惊慌失措。
5.避免不良暗示
常常听到家长吓唬孩子,说“不能哭了,再哭老师就要打人了”等话,越是这样说,越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使孩子更排斥上幼儿园。所以,为了孩子以后上幼儿园着想,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只要家长认真地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幼儿的依恋心理会有所缓解,孩子上了幼儿园后,会少受一点分离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