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强化

2017-08-31殷玉萍

教育界·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大学生

殷玉萍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导向功能、政治引导功能和行为指导功能,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自觉。文章主要研究了 “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强化。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强化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6G615。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紧密相连,互为依托:国家富强是基础,民族振兴是标志,人民幸福是落脚点。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中华民族就开始经历寻梦、追梦、圆梦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课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必须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相关课程,启发学生从史实思考感悟“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独立自由梦、富强民主梦,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信念。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基本原理把握中国梦提出的轨迹,坚定大学生“三个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导向功能、政治引导功能和行为指导功能,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自觉。

一、“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中国梦”的政治意蕴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目标

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就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导向功能,向大学生宣传“中国梦”的理论知识。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大学生坚定“中国梦”理想信念首先需要练就扎实的“中国梦”理论功底。只有具备丰富的中国梦理论知识,才能形成对“中国梦”理论的基本理解、认识和领悟,才能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要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强化“中国梦”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梦”提出了鲜明的目标,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体现了通过“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奋斗和社会奋斗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中国梦”的实现为个人努力和社会改革树立精神旗帜。

(二)“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与青年的社会担当

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与实现个人梦想的主体实质上是同一个主体,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贡献自身力量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中国梦”的实践主体与个人梦想的实践主体具有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是同一个主体,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充分结合个人理想的实现,只有每一个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整个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三)“中国梦”的支点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突破口

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已经实现了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在内的世界范围流动,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改革创新才是中国发展的最好途径。以改革创新为支点,才能托起“中国梦”。

创新是大学生发展的立撑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的高度,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未来。“中国梦”实现所依赖的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科技创新,而这种创新又有赖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撬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中国梦”的精神气质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气质

“中国梦”的提出正是对以上忧虑问题的正面回答。与以往意识形态的宣传相比,作为一种国家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让公众对国家的政治宣言有了亲切感。每个人所谈论的个体梦想,正是凝聚中华民族全体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出生的时代、社会发展环境、物质生活水平、时代精神风貌等不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具有鲜明的特性。他们有理想,有担当,有文化,有素养。他们代表了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中国梦”意识形态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转变与契合,正是中国梦的独特气质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气质所在。“中国梦”的这种气质向世人表明,“中国梦”是每个大学生的梦想,只有吸引更多的人来为小康社会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国的强大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民生梦和尊严梦,而不是要称霸世界。“中国梦”这种親切的提法,能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强化

(一)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环境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学校及家庭的综合环境中,因而其实践活动往往也集中于各种环境之中。要提升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坚定他们的科学理想信念,就必须全力优化实践环境,增强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保证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

1.社会实践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受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及个体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腐化日渐明显。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国内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时发展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协助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冷静地看待社会问题,使他们学会自觉抵制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以正确的态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之中,从而实现其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

2.学校实践环境。学校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高校必须用正确的舆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同时,要重视创建优良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着力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塑造良好的学校实践环境,带领大学生积极投身各项思想文化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科学理想信念的认同。

3.家庭实践环境。高校应及时与家长沟通,积极协助家长采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父母适当赋予子女一定的家庭责任,有意识地带领子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减少大学生对家庭的强烈依赖。

(二)加强学习实践

1.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让大学生通过交流、反思和参与社会实践等进行自我教育,把渗透教育与灌输教育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定信念。最后,正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

2.强化以“中国梦”为理想指导的培育。高校要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必须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树立“中国梦”的大学生主人翁意识。

3.开展对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的权威性逐渐丧失。开展对模范人物先进事例的宣传和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公民道德观,还可以凝聚人心,积聚人气,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和对“中国梦”的自信心。

(三)关注生活实践

加強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使理论走出书阁,走向生活更是必要的。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实践,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校园生活。大学校园生活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舞台:现实空间生活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和理想信念培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指导和规范下,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组织、发起、策划和开展的一系列校园内活动,就是大学生校园实践活动。一般的校园实践活动分为学术科技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社团类活动等几种形式。

2.虚拟生活。虚拟生活的实践主要指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高校必须加大引导和监管的力度,大力打击网络不良信息,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做好大学生虚拟空间生活实践工作。

(四)丰富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社会考察实践、校外志愿者服务、校外实习锻炼等。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自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实际,转变思想观念,为步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要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思想和创新思维以及敢于应对挑战的不屈精神,引导他们能够理性、积极地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紧抓住“中国梦”提出的契机,努力探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以实现多元价值社会中对大学生的正确信念引导,真正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曾光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研究[J].学理论,2016(03):240-242.

[2]肖祥.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