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迪,一个颇为难缠的操盘手

2017-08-31李哲夫

南风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莫迪外交印度

李哲夫

莫迪,走上大国首脑的位置不过三年之久,但却给国际社会留下了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是一个很难捉摸但又不同寻常的人物。

他既精于算计,富于理智,是一个弈棋的高手;又是一个敢于下注,不惜一搏的十足赌徒。他作风强悍,行事果断,坚持强势手段;却又高调标榜所谓民主政治的价值观,乐于以最大民主国家的领导者形象粉墨登台。他雄心勃勃,要充分利用“世界渴望拥抱印度的难得机遇”,以实现使印度成为“一个领导大国”的夙愿;又局面不大,心胸不宽,跳不出地缘政治的狭隘眼界。他长于作秀,善于表演,不时会制造一些所谓外交惊喜来展示他的个人魅力,但骨子里却又有着根深蒂固的印度“原则”、印度思维和印度偏见。

他是一个集多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也是一个比较难缠的操盘手。

莫迪的本钱在于其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期间经济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也同他敢于以强力手段平息邦内宗教和民族纷争,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有关。这顺应了印度需要持续保持稳定,推进改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民意期盼。印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走外向推动的道路,虽然步履艰难,跌跌撞撞,但还是融入到了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20年后,还能不能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印度的精英之士和草根大众似乎从古吉拉特邦中看到了希望,于是莫迪得以以压倒性优势当选。

几年下来,其国内改革虽有进展,却不能说很顺利,很辉煌。经济方面的短板,如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也难有较大改进。但不管怎样,印度经济在全球几大经济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这就抬高了莫迪的身价,也使他更为踌躇满志了。

一些印度学者似乎更为称道的是莫迪在外交上的表现,认为莫迪一改印度多年以来形成的保守、因循、毫无生气的外交形象,展示了一个泱泱大国主动出击、有所作为的灵活姿态。

那么,莫迪外交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么呢?

安抚邻国和拥抱美国

优先安抚邻国,形成在次大陆和印度洋周边巩固的势力范围,这本来也是莫迪的前几任领导人的一贯思想。他们共同认识到,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痴迷于宏大的概念”,追求不结盟国家领导地位这种徒有虚名的外交目标。但不同的是,前几任对此的执行力不行,而莫迪是“强人”,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他不但在就职典礼上盛情邀请这些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他的就职仪式,而且还优先安排到这些国家进行访问,并通过启动谈判等多种方式,解决了一些与邻国包括领土争议在内的久未解决的问题。

莫迪的逻辑是,“一个无法重新夺回南亚次大陆首要地位的印度,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在世界其他地区保持长久的形象。”为此,他特别警惕中国在南亚诸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认为这是动了印度的奶酪。莫迪毫无疑问是要使印度成为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诸国的牵头大哥。

由于美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印度则相应地与前苏联显得更为亲近一些,再加上它热衷于以不结盟运动领袖的姿态出场,似乎是一个特立独行、完全不倚赖于任何一方的巍巍大国。然而,自本世纪初以来,他们的领导人就开始向美国抛出橄榄枝了,瓦杰帕伊就曾说过,美国是印度的“天然盟友”,并通过推进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成功地解除了核试验之后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孤立。只是由于印度不愿轻易放弃不结盟的遗产,才使印美关系又一度有些疏远。

而莫迪则完全卸下了不结盟的包袱,在大国关系上“拥抱美国”。他甚至毫不介意美国曾因“人权”问题对他施加的不准入境的制裁,而毫不矜持地向美国示好。美国自然为了走好遏制中国这盘大棋,与莫迪心有灵犀,一拍即合。在莫迪看来,美国是国际政治中的“北方邦”,只有把它搞定,那才谈得上追求更大的战略目标。美国是“棋眼”,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魔力,抓住了美国这一关键点,才能全局皆活,既能有效地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又可以游刃有余地与俄罗斯和欧洲周旋。

推行“东向行动”战略

莫迪把他前任的“向东看”政策修改成“东向行动”,表明他将更为积极主动地介入东南亚、东北亚以至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活动之中。东亚是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引擎,加强与这一地区的经贸往来,促进印度经济的更大发展,这是理所当然,完全是题中应有之义的事。但不同的是,其前任政府还不能不顾及一些“中国敏感”,不愿也不敢在防务外交上走得太远。而莫迪则不然,他毫不在意这一顾忌,与越南、与斐济、与日本、与澳大利亚,他都希望加大防务方面的合作。最近,他又加强了对缅甸的外交,无疑也不会没有防务合作方面的考量。这已成为其“东向行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不可告人的动机,是司马昭之心世人皆知的。

对中国,莫迪采取了实行政治和经济有所区别的两手策略。应该说,莫迪是一个中国通,他在古吉拉特邦的经济成就,主要就得益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我们不能说当今印度在经济领域正在亦步亦趋地效法中国,但深受中国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模仿中国的做法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以为莫迪了解中国,与中国企业曾经有过成功的合作,就认为他知中而必会亲中,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想借助中国而发展印度的经济,这一点确凿无疑,但即使如此,他也并不认为中国是印度唯一看好的合作伙伴。在他看来,在这方面,日本和美国也可以代替中国;与此同时,他把中国看作是印度崛起的一个拦路虎,在政治上话不投机,却没有一点含糊。对中国和巴基斯坦日益走近的关系,如同芒刺在背,非常不满;对中国与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视若挖了印度的墙角,侵入了印度的领地;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更是疑虑重重,认为是抢了印度的地缘之利。于是大打美国牌、日本牌、越南牌、澳大利亚牌,以求牵制和遏制中国。在中印边境不时挑起事端,除了有其国内的政治需要和向周边示强之意外,也有干扰中国、迟滞中国的意图。

总之,政治上不认同、不合作,甚至将中国视为对手,这是一面;经济上则该利用还利用,该来往还来往,虽然免不了会多一些刁难,多一些苛刻,从而使经济关系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外交关系的好坏而上下波动,但尚不至于停滞下来,这是又一面。这种被其国内学者称之为“一边走路,一边嚼口香糖”的做法,如不发生大的变故,比如战争,将很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

向南看,实行“海洋花环”行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印度的政治界和舆论界为中国编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珍珠链”计划,说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港,帮助斯里兰卡建设汉班托塔,还有其他一些港口建设计划,最终不过是要在印度洋沿岸形成一系列围绕印度的中国军事基地,从而建立起遏住印度咽喉的一串“珍珠链”。

考其实质,这不过是在为印度大刀阔斧地扩张海军力量制造借口而已。要巩固“德里在印度洋的地缘优势,构建与太平洋国家的伙伴关系”,并抵消和压制中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日益扩大的影响力,甚至期望有朝一日能够把中国的力量挤出印度洋,它需要这么一个“中国威胁”论。

莫迪来自古吉拉特邦,这是印度进行海上贸易的一个前沿地,也是印度近代海军的一个起源地,因而他可能更有海洋视角和海洋眼光,更有理由重视海洋和海军。当前,印度当局非常看重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的外交攻势,它对几年前马尔代夫取消与印度公司关于马累机场的合同,而把它转交给中国公司耿耿于怀,也对科倫坡热情欢迎“一带一路”的中国提议心存不满,认为它们与北京的关系已经逼近了印度所能容忍的“红线”。还不止此,在南太平洋,印度也展开了有明显针对性的频繁外交活动。

中国与印度都是金砖国家,理应相互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什么非要“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呢?

莫迪的外交政策当然不止这些,还有他的中东政策,他对利用海外印度裔财、智的重视等等。一句话,莫迪是一个颇为难缠、不可小觑的操盘手。

猜你喜欢

莫迪外交印度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年华如斯:莫迪里安尼笔下的平民青年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