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偏了!
2017-08-31
最近汽车媒体圈里是非不少,尤其冒出了几档围绕汽车后市场产品的争议,一下引起了我的关注。其中有一档事涉及两位原来的圈内同行、现在的自媒体达人,他们为各自经营的燃油添加剂孰优孰劣,在网上发生了言语摩擦,搞得动静还挺大。
老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毕竟都是所谓的意见领袖,在各自的粉丝心目当中都是一言九鼎的公众人物,难免一言不慎就擦枪走火。只不过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这次交火并不是因为某款车的测评意见相左,而是针对一个外延产品——燃油添加剂。这就好比两位名医不好好切磋医术,却为了某个保健品的功效争个面红耳赤,有点跑偏了。
不是我瞧不起燃油添加剂,相反,我觉得真正懂得这玩意儿的高手其实根本就没露过面。像我们这批车评人,有几个能说出它的化学成分和反应机理呢?还不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罢了。在汽车这个行当混了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有谁无所不知。毕竟汽车工程是个集成了太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想当年在大学汽车专业读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崩溃,几年下来昏天黑地,各种机械、电子、力学、化工、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学了好几十门。而真正熬到毕业设计,你又只能聚焦到汽车技术当中的很小一块,但就这一小块都够那些老教授们研究一辈子的了。等毕业后进到工厂,个人的具体工作岗位与整个浩如烟海的汽车研发及制造体系相比,更是九牛一毛。所以,就算你再博学,也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都精通的汽车专家。
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一批所谓的车评人,无非新车摸得早一些、多一些,因此见识自然更丰富一些。对于我们所熟悉的车辆评测工作,凭借多年的试车经验,是可以给出比较靠谱的主观评价。如果说专家,可能也就是在汽車应用的层面上,要么就是在汽车品牌文化上,会有些高手。而真要论专业的汽车技术,比起真正的汽车工程师甚至汽修技师,那可就差远了。得了,这事咱就说到这吧,本来是想和稀泥,别一不小心把两边都得罪了。
回头聊聊这事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车评人开始进入汽车后市场掘金?答案很简单,还不是高额的利润使然!粉丝经济嘛,手里那么多流量怎么兑现?让整车厂充值似乎有违创业初衷,于是目光纷纷投向了水深不见底的汽车后市场,这里有太多东西可以赚钱了。不是吗?就连机油这样的大宗商品,国内市场的价格都比国外贵个2-3倍,更别说那些让普通人不明就里的改装件或者其他什么了。
打住,再说下去要得罪的人就更多了,咱还是点到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