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对写意花鸟画的重要性
2017-08-31刘雪
刘 雪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线描对写意花鸟画的重要性
刘 雪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00)
线描亦称为白描,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它同样被众多当代花鸟画家看作是写意花鸟画的基础。文章探究线描的历史缘由,理清线描与写意花鸟画的关系,进而阐述其在写意花鸟画表现中的重要性。
线描;写意花鸟画
唐代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无线者非画也。”宗白华先生也曾说过:“中国画是以线条构成为主要表现形式。”从古至今,线不仅是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也是造型手段。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是从线条具象造型到意象造型的过度,对其删繁就简,充分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写意花鸟画的顺利展开与创作者线描功底的深度是分不开的,没有谨慎、收敛又遵循规则的线描创作基础,无法达到写意创作的流畅、豪放与旷达。因此,打好线描基础对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大有裨益。
一、线描的历史
中国画的基础是以线造型。追根溯源,史前时期的岩画和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样,都以线条作为重要的造型媒介,将各种动植物纹样经过变形展现在彩陶外壁作为装饰。中国画传统将线描作为主要造型手段,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楚人那墨线勾描的特色表现在人物帛画中,如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和《龙凤人物帛画》。随后的晋、唐时期,线描人物画迈向成熟。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这些以线造型的代表作,将富有韵律感的“高古游丝描”刻画到令人惊叹的地步。唐代,中国线描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吴道子吸取前人经验,善于用线表现人物的体积、质感与神态,创造出错落有致、带有节奏感的“莼菜条”描法,其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图1)得到画家潘天寿先生的高度评价:“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张大千观赏此卷后同样给予很高评价,此时期的线描画融入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起到辅助政教的作用。宋代以来,线描以多样化的性格向前发展,同时被赋予内在的精神气质。北宋画家李公麟的评价,认为与唐壁画同风,“非唐人不能为”。这幅被视为唐代白描绘画最高水平的作品《五马图》(图2),线条简练、刚劲、转折自如,将性格迥异的马匹与身份不同的奚官表现得惟妙惟肖,不愧为传世佳作。他还常以没有粗细变化的墨线作画,俗称“铁丝描”。后来的明清时期,一些画家将线描画法归纳为“十八描”,它不仅是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同样适用于花鸟画。从线描的历史演进发展,足以看出线描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
图1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图2 李公麟《五马图》
二、线描对写意花鸟画的重要性
“写意花鸟画运用高度概括、夸张的手法和精到洗练的笔墨表现物像,并赋物象以寓意丰富的联想,既写出了画家心灵深处的主观感受,又与观者产生共鸣。”线描作为写意花鸟画的基础,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与表现中,它不仅可以作为写意入门的手段;也可以“以线聚形”发挥纯粹的线条功效;还能强化物象造型更好地表现写意花鸟画。笔者就线描对写意花鸟画的重要性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线描布局的把握是写意花鸟画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国画的布局,在西洋画中称之为构图,即顾恺之所提到的“置陈布势”、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布局是分布的意思,就是根据一幅画尺寸的大小、横直,来分布所要画的内容。布局就像围棋的布子取势一样重要,是从全局出发的。物与物之间不要求结构牢稳,而只要互相呼应,得其大势就行了。在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前的线描练习过程,通过对构思布局、思想主题、宾主地位的慎重考究与安排,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以线描这种简约线条的布局表现,可以短时间内多加练习,练习眼力的同时,增强笔力,空间感、疏密感的表现都会得到加强。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画家既要专注于笔墨技巧,又不能放松对构思布局的安排,通过前期对线描布局的加强练习,更容易掌握在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中的虚实、疏密、交叠、穿插、呼应、留白等形式美的法则,从而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二)熟练掌握线描能在写意花鸟画创作时“意在笔先”
古人画论上说“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就是要画家在动笔之前,先在胸中酝酿题材、体裁、构图和表现方法。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花鸟画创作同样需要画家长期深入生活,从思想感情上深刻体会与把握住社会生活的本质。还要广泛接触自然界的事物,通过观察、研究,认识它们的生活规律与造型特征,认清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然后才有能力去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画家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再经过思想上的缜密构思,以线描手段刻画表现,能够将具体物象的细节与重要特征熟记于心,在将来的写意创作中才能展现更好的形象塑造力。因为写意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神化,不允许作画者有宽裕的时间去慢慢思索,在创作过程中不容许任意补充修改,作者在落笔前,要事先在脑海中组织画面,才能做到下笔有神。所以,经过线描练习过程中的眼识心记以及布局的把握,方可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对物象了然于胸,落笔有的放矢。
(三)从线描到意笔的过度遵循“先收后放”的原则
笔者所谓的“收”,即严谨的、遵循规则的造型训练过程。线描的绘制是结合思想在内的具体形象思维过程,尤其在线描写生锻炼过程中,需要画家保持精锐的察觉能力与敏感度,加强对花鸟画具象形象的刻画,悉心观察把握表现对象的生态特征、生长规律及动态特点。同时,遵循一定的传统创作程式规范。传统作为绘画创作的根本,是画家从事绘画创作的必经之路。从古至今,任何画家都无法完全脱离传统审美精神、传统程式规范对其绘画创作的影响。而写意花鸟的创作是与线描相对的“放”的过程,是笔墨与情感的交融、自然与心灵的融合,更注重“意”的表达,而非形的刻画,但又不能脱离形而存在,要提升到“以形写神”的层面。正是需要最低限度地掌握花鸟类自然生态、生活规律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更加注重画者内在精神于笔墨间的变化,只有深刻细致地认识与体验生活,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生活的内在意趣。
(四)线描造型的熟练掌握利于“有骨画法”的表现
写意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分为“有骨画法”和“没骨画法”,其中有骨画法是以墨线勾勒塑造物象。画者在前期线描造型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以线造型一气呵成,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圆方、刚柔,自然挥洒作者内心情感与审美情趣。画家在写意画中有骨与没骨的结合,笔法的浑然天成,都与线描造型的纯熟于心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线描以独特的性质形成独特的审美性,看似简单的线条既能造型又能传情,并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从线描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线描的功底能够决定中国画造诣的高度。如今写意花鸟画呈现多样的风貌、独特的布局、灵活的笔墨、丰富的色彩,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线描基础上的延续。
[1]何科丁.中国画技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张正恒.中国画要记[M].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1996.
[3]郭味蕖.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4][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J2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