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教育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7-08-30杨吉明
杨吉明
摘要:教师在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學生参与教学,促使互动,产生和谐心理效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情;教学形式
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激情教育法,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在悦愉的情感活动中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亲其师,信其道”,积极开展感知和思维活动,达到知、情、意与行的四者的有机统一,激情教育法如下:
首先,利用好新课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架设在师生间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导入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确,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新课导入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犹如戏剧中的序幕,促使学生不眨眼的观看精美的布景,诱发学生竟相登堂入室。上课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新教材的探究题往往是根据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相关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在教师的引导中“实现预期目的”[1]我在讲解《货币的本质》时这样导入:常言道:“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里的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货币。请同学们告诉我,如果你手里有了好多钱,你准备用它干什么?这样用生活中关于钱的俗语、典故引出问题,由学生熟悉的“钱”和“买东西”引入经济学的“货币”与“商品”,这样层层导入,使政治课堂生活化,让学生趋之若鹜,自己主动去参与,类似这样的课前探究题几乎每课都有。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只有当学生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2]因此,利用好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搞好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兴趣,就是运用故事、比喻、幽默、音乐、漫画、诗词、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例如,讲故事,学政治。我国文学宝库中有众多极为丰富的故事,其中不乏含有政治知识,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丰富有趣的佐证材料。比如我在讲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的无形资产时,引用清代李沙庚的故事,话说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与合作得出结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当然,在启发引导时学生回答不一定全对,但只要学生的答案有正确之处,教师便要利用表扬拨亮一点,并且最终达到燎原一片,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3]美国亚特兰大现代学校的丛勉尔老师,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把相声、三句半、表演唱等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使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裔孩子学得轻松,效果良好。而美国波特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刘美如、高琦二位老师则善于研究美国学生的喜好,不拘一格地把学生生活相关的事情带进课堂,使这些学习基础零起点的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进步,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
再次,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情感,创设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纾解忧郁苦闷的心情,甚至音乐还可以做到某些程度的心灵治疗;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创造力、还可以刺激右脑,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在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内容时,我用多媒体音乐伴奏,让班上文艺委员领唱,同学们齐唱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学生在这首有着史诗般歌曲的气势,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学生在歌声中仿佛看见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和伟人重现眼前……这样学生便有真实的情感体念,“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有增强信号功能”[4],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来说加入经济全球化实行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尤为必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远不仅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的心声去召唤、感化、教育学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共鸣而达到预定教学目的。
总之,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要阳光豁达,充满正能量,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学生心中,倾听学生的呼声,同时在遵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师生情感,使教学双方“参与互动”[5],感情畅通,产生和谐的心理效应,将学生“要我学”的情绪沉浸到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我要学”的情感氛围之中,真正领悟学习内涵,这才会使“抽象”的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107
[2]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P14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尚仲衣译,商务印书馆,P46
[4]答会明:《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89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143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第二中学 419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