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

2017-08-30蔡祖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关注学生语文课堂有效性

蔡祖东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由此可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关注学生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用生动的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用深刻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用适当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课堂;关注学生;有效性;策略

于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这句话未必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概念,但却道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的特点,即以学生的收获为课堂有效性的最终评价标准。

下面,我将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来探索一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用生动的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

就一堂课而言,最好的调动学生情绪的时机(也是最重要的时机)是在课堂的开头。因此,如何引入新课就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见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一文时,有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我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抵得上一个师。从你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的角度,你知道钱学森为什么有那么厉害吗?

生:因为他头脑聪明,能够制造出原子弹来。

师:对,因为钱学森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能够帮助一个国家研制出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原子弹。

师:钱学森是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当代人。如果说,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比钱学森厉害——可以抵得上“两个师”甚至更多的军队,大家相信吗?

生:不相信。难道古代就发明了原子弹——是谁呀?

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在我国战国时期的能人,他的名字叫“烛之武”。

师:板书题目——《烛之武退秦师》。

这个“新课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物理故事入手,让一贯不太喜欢语文(这是中学语文尴尬的现状)的学生眼前一亮——语文课也可以像物理学科一样有趣么?(学生认为,物理等许多学科都比语文学科有趣。这是我们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经意间就被调动起来了。而“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比钱学森厉害”这一新命题的抛出,则是在物理学常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与语文新课有关的问题,用好奇心驱动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这里首先表现为好奇心)参与到即将开始的课文教学中。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和传递性”,接下来的《烛之武退秦师》的正式教学便在学生浓重的好奇心理(情绪)中顺利开展,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用深刻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得少。新课程改革极大的扭转了这一趋势。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启迪学生思维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呢?

以《林黛玉进贾府》(见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不同老师的不同的设计会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語文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

1.观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

2.让学生演唱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枉凝眉》《葬花吟》等。

3.分角色(林黛玉、王熙凤、贾母、贾宝玉)朗读课文。

4.讨论:林黛玉和贾宝玉以前有没有见过面?

前两个活动的设计,让课堂显得轻松而热闹,但是由于学生只是“看”和“唱”,思维活动几乎得不到开启。第三个活动由于学生阅读“古白话”的能力不强,耗时不少,但收效甚微。最后一个谈论涉及到学生思维能力锻炼,但是因为讨论内容与本课的学习没有直接关系而使整个讨论的意义大打折扣。这样,讲完整篇《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学生对真正应该掌握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却几乎一无所获。不管表面多热闹,语文课的教学有效性都是低下的。

同样是《林黛玉进贾府》,另一位特级教师的做法却完全不一样。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名著导读》中关于《红楼梦》的相关材料后,这位老师没有急于讲解课文,而是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1.林黛玉为什么会进贾府?

2.林黛玉进贾府有哪些重要经历?

3.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说说你的感受,并做简单分析。

这三个问题没有一个有现成答案。学生必须在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命运(黛玉丧母)、故事情节(黛玉行踪)、和人物形象及语言(印象最深的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中的任何一人的形象及语言)等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初步的答案。

随着师生共同探讨以上三个问题的活动的结束,学生对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人物、情节以及重点角色的特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这位特级教师还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以上分析本文的三方面实际上就是分析小说这类文章的基本方法——这就使学生由一篇文章的学习而获得了一类文章学习的能力。

三、用适当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收获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与教学开始时的“新课导入”和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学生思维”密切相关,同时还与适当的练习巩固紧密相连。

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步实现了。教学效果具有滞后性,即学生学到了知识只有不断巩固之后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就像我们吃饭长身体一样,吃饭结束只是完成了“饭食”被人体利用的一个重要步骤,“饭食”的营养有多少能够最终被吸收并转化为人体的一部分,还要取决于肠胃对营养的吸收情况。

所以,真正有经验的老师,一定会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用适当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收获,以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人们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人们对工作效率的追求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也必然的反映出了上述时代特征。

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初步探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策略。只有同时做到了课前“用生动的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课中“用深刻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后“用适当的练习巩固学生的收获”,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于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北京:中国教师成长网,2007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七中万达学校 61003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注学生语文课堂有效性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议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