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7-08-30胡彬
胡彬
摘要:如今,高中化学的新课改已经推行多年,但是新课程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很多化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教学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高考做足准备。本文主要就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过少 从本质上来说,化学属于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加深教材和习题的难度,使3+l 的课时显得有些紧张,因此,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走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就少。尽管课堂上的探究实验很多时候都让学生去动手做,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做过实验,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无疑会大打折扣。
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经常以视频资料来代替学生的实验,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在亲自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反应物用量、反应条件的控制等各方面因素,实验现象与预期的理论现象有所差异,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讨论,而现成的视频做得比较完美,不会出现任何知识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只能是被动接受。还有一些演示实验,由于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座位顺序等问题,导致学生观看的效果出现差异,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钠与水的反应,如果教师直接在讲桌上进行实验,那么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学生就只是少数,那些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学生对于实验会有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因而就无需刻意再去记忆实验结论了,而其他绝大多数没有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学生就只能靠死记硬背了。另外,有些新教材实验是在旧教材的基础上添加的,对于学校的实验室来说,不管从实验仪器还是实验药品上都未能及时更新,这也导致了一些实验只能借助于視频,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佳。
2.对于教学的广度及深度没有很好的处理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个学习阶段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不同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大部分课程结构都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加深。必修课程中,物质性质知识的要求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如《化学Ⅰ》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从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Ⅰ》中的所有内容,但对相关物质知识内容的深度与难度降低了,对于过于细节性的知识也不作特别的要求,即知识面广、要求降低、突出了核心内容,对主要物质的性质和观念性知识如元素观、分类观、比较观的要求提高了。所以教师更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深广度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些教师对教材的深广度把握不当,仍然按照原来的高考标准和课程要求来处理必修教材中出现的知识内容,随意扩展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越位”的情况很普遍。有些老教师凭经验教学,仍然习惯于采取“深挖洞”的教学方式来讲授知识,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额外负担。比如,在必修课程有关“化学反应的限度”的教学中,本来课程标准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可是有的教师还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内容也加上了,而这些内容在后续的选修课程“化学反应原理”中才会出现的,这样就明显“越位”了。因此,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由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关注核心知识的教学方式。例如,铁及其化合物内容是高中物质性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的教学一般需要三个课时完成。在必修课程中,一个课时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呢?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应为:首先要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在相互转化中学习0 价铁、2 价铁和3 价铁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这样的处理实现了整合教学,发挥了单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既让学生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巩固与深化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还让学生获得了新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过程与方法),即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核心认识,形成知识结构。
3.教辅资料与教材内容不匹配 新课程化学教材中个别课后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另外,有的教辅资料编写质量较差,写着新课程配套资料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习题往往偏难、偏繁、偏旧,所以出现了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的现象。尽管我们对习题教辅资料进行了筛选,选择了难度适合、考查点恰当的教辅资料,但由于学生手中的教辅资料种类太多,所以很难把握。
4.教学模式不能带动学生的兴趣 就当前的教育形式来说,很多高中化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具体表现为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化学理论、化学概念、化学公式等的知识灌输,而剩下的时间则是以“题海战术”的方法让学生做大量的化学练习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经验和应试技巧。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无法提起兴趣, 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畏惧。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发挥不出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率自然不高。
5.考核内容不够全面 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的高中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都是采用笔试的方法来进行的,这样的形式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出来,但是却并不全面。特别是对于化学这门实用性以及实验性较强的科目来说,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更为重视,这些都是在笔试测试中无法表现出来的,如果长期均以一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考量,很难对学生的整体综合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由于化学属于一门实验学科,教学书中的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处理教材时,化学教师要对教材中一些重要的、一带而过的实验进行深入探究。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化学的学习活灵活现。
1.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要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化学教师应尽量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发生认知上的接触和碰撞,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
相互交流、讨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互动,从而使学生超越自我的认识局限,获得更准确的理解。
当然,我们不仅提倡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包括本校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互助,本校不同学科间的经验探讨以及积极开展区域教研活动,调动全区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组织教师一起听课、评课,互相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资源。在互相交流、探讨中,产生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下一阶段的教学。
2.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这是“授人以鱼”,而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做到“授人以渔”。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正是如此,毫无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动力的。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或是学生对其具有一定的模糊认识,或是涉及到学生的已有经验的问题。如学习“物质的量”的时候,笔者是这样设置问题情境的:“从前有一个英俊、聪明的穷小伙子与美丽的公主相爱了,但是国王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伙子,所以故意刁难他。国王给了他一大袋米,让他在一个小时之内数出里面共有几粒米,如果你是那个小伙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明白引入“物质的量”的重要意义。运用活动把对概念或理论的认识外显,可以大大降低抽象程度,使理论结果形象化,保证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达到真正的理解。
(3)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化学实验。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育更有说服力,也更加牢固;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不但能让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面,考核方式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能仅仅以笔试测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更要利用实验报告、辩论大赛、直接面谈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更多学生在学习当中所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从而全面掌握学生化学的学习状况。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有效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高中生。
参考文献:
[1]沈世红.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民主化生态课堂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2:54-57.
[2]李婷.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2:57-58.
[3]刘红利.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03:217-218.
[4]陈丽卿.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08:183-184.
[5]叶燕珠,吴新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5:77-80.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 5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