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7-08-30刘亚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信息技术

刘亚军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要想与时代要求相匹配,就需要教师善用学生喜好,提高学生的内驱动力;结合现实情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善用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善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贡献力量。

關键词:信息技术;有效策略;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课程。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信息技术来做支撑。因此,研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品质的有效策略,挖掘出普通教学方式背后丰富而深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使命。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的背景

在不断转型升级的社会中,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是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日后的工作岗位和平台上不断发展个人工作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设计适合学生需要、教学需要的教学策略,多维度提升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实践,使教学模式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水平。

而生本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遵循的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突出生本理念的价值所在,不断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能,为日后在工作中熟练运用计算机,在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待好奇心强的初中生变“管”为“导”,与学生共同协作,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帮助,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一起学习与进步。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助力中国信息化发展。

二、生本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善用学生喜好,提高学生的内驱动力 初中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了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初中生的喜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在不断发现新的兴奋点,感受科技信息的奥秘。利用学生喜欢讨论的话题进行主题切入,学生更容易接受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动画基础》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出示了两部有关中国导演的作品:一部《大闹天宫》,一部《哪吒闹海》。通过对中国动画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动画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兴奋情绪来学习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技能。

2.结合现实情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非常切近生活实际所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探寻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不断利用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的价值,不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个人效率,提高生活水平。这样以来,就可以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链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提高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所学的知识以后,回到自己家中,帮助父母查找计算机上的病毒,同时结合现实情况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及时、主动杀毒,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保障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3.善用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现代社会也亟需学生拥有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的价值。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帮共进,不断进行心灵交流、思维碰撞,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学习的质量,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执教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数据收集与编辑》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每小组4人,教师给每小组提供5种不同调查主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分头收集数据,及时在表格中录入收集的数据。然后,小组成员整理完整的数据表格,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数据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进一步得出相应的结论。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自身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4.善用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同时善用教学评价,正确激励学生不断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道路上前进。初中信息技术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个通向多彩科技世界的大门。学生在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后,教师要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应用所学信息技术到生活中来,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的作品。在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 》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命题,进行动画制作,如成长的大树,或者是金蝉脱壳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交流彼此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创新设计内容,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想紧跟时代潮流,及时适应社会发展,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坚持生本理念,始终为学生着想,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实践,从多维度提升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林丽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提问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苏秀琴.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1.

[3]贺霞.基于协作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学案导学实践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中学 226408)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