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017-08-30冯丽
冯丽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技能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任务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培养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逐步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介绍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四年级学生 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随着年级的不同会有或多或少的区别。目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情况:小学四年级学生计算兴趣不高,出错率高,而且由于这些原因使其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导致整个班级数学学习质量下降。出现这些数学学习问题,大多数教师很容易将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图快、马虎不认真”正是教师的一味指责,使得学生学习热情更加低迷,班级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沉闷,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状态。面对这一教学现狀,我展开了一项专题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低下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学生自身原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多的原因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够到位分不开的。接下来,我就这些原因和对策提出本人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一、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了如下几点学生的不良习惯:其一,在做练习题或者考试试卷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贪图一时之快总是将题目抄错,如将加法看成减法计算,将符号相近的数字搞混(将“43”吵写成“48”进行计算),或者将数字顺序抄写颠倒(将“543”),这些错误都是由于学生平时的计算习惯不好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这些好的计算习惯。其二,将计算结果抄写错误,这类低级错误在小学四年级的试卷批改当中是经常性的,例如有的学生明明在竖式计算中已经将计算结果算对,但是在题目中却将结果抄错;或者在需要验算结果的题目中,将验算结果当成计算结果抄写到题目中,让你看了哭笑不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也是经常出现的,就是有些学生笔迹潦草,把这个数字写成另外一个数字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这些高年级很少出现的错误,在小学阶段就是学生丢分的主要原因,这些错误本该避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一,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尤其是做练习之前,要时刻教育学生严格对待自己的作业,将每次练习作为考试来对待,认真对对待每一道题目,在学生做完计算题目之后不要急着公布答案,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然后再公布答案,对于做错的学生要认真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如果是马虎做错,就要自我反省为什么在检查过程中还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是抄写错误,就要反省为什么做题过程中不再认真仔细一点。通过日积月累的检查和反省,帮助学生养成做题过程认真仔细,做完之后要检查的好习惯,大大降低计算出错率,帮助学生树立我也可以很棒的自信。其二,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的榜样,作为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在平时的板书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规范书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书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规范,减少学生因为数字书写不规范丢分的现象发生。
二、做好专项训练,增强学生的口算和笔算能力
口算能力是笔算能力的先驱,要想有好的笔算计算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只有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在满足学生做题快的基础上保证题目的正确率。但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口算能力并不突出,甚至出现基础薄弱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连一年级就应该熟练掌握的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都不是很熟练,导致其在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计算中常常出现模棱两可,有时记得进退位,有时又忘记的现象发生。还有就是,有些学生连九九乘法表都不能熟记于心,导致在乘除法的运算中出现计算错误。因此,我认为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佳与其口算基础薄弱有着分不开的联系。那么,面对这一状况,作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提高呢?其一,抓住零碎时间进行训练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口算基础。作为数学教师,我要求每一名小学生必须准备一个口算练习簿,在上课前五分钟进行专项口算练习,我会挑选恰当的口算练习题目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学生一上课就拿出练习簿进行口算练习,当场公布答案,并且对全部作对的学生进行现场表扬,鼓励出错的学生继续努力。除了口算训练之外,每天还要拿出午练时间对学生进行笔算训练,同样也是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已经准备好的2至3到笔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除此之外,额外添加两道附加练习,对此次全部作对的学生不做要求,而出现错误的学生则要求课下完成附加题目,并且单独拿到小组长那进行批阅修改,对完成不佳的学生则要求教师进行额外辅导,直到学生不再出错为止,当然当天的联系题目和附加题目要同属于一个类型,使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掌握专门的知识技能。其二,采取分阶段测试策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对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采取两周一检测的方法,既能够鼓励学生坚持学习,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三、鼓励灵活运用,强化学生的计算技巧和本领
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小学生能够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复杂的计算题目简化,变得更容易计算,在缩短小学生计算时间的同时,让学生发现数学计算的技巧和奥秘,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变得更加热爱数学计算。另外,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获得同样正确的数学计算答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理解数学运算的含义。例如,在计算560÷35这个算式时,学生刚拿到题目,就开始列竖式计算,我沿教室走了一圈居然没有发现有人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于是就对学生进行了提醒:“同学们看看这个算式能不能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计算”,这时有的学生似乎恍然大悟,想到“560÷7÷5”这种更加简便的做法;接下来,我会请学生说一说这种做法的好处,并且让他们举一些能够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题目的其他例子,达到巩固锻炼和提高的目的。同时,运用估算的方法更是可以快速简便的检验自己所做计算的正确与否,如623÷59这个复杂的题目学生得出的结果相差甚远,这里我们可以将623看作600,59近似为60,600÷60=10,所以计算结果接近10,这里能够检验出的学生错误只局限于很明显的错误,对于更细致的错误还需要学生掌握更加准确的计算方法。
四、结束语
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其引起充分重视,在教学细节中对其展开教育和引导,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岩冰.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4,(11).
[2]李先喜.小学四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新课程,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