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对策

2017-08-30孟静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孟静

摘要:计算能力是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在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通过分析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全面论述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旨在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均以计算有关,这无疑是对小学生计算能力是一种考查。因此,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许多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低,所以常常在计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计算失误的现象,所以便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充分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以便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均与计算相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其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指导学生将已学基础知识与自身逻辑思维、非智力因素等有效结合到一起,从而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数学思考、数学探究等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我国于2011所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标准》中,虽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但要学好数学,仍需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此才能确保数学推理的严密性以及逻辑运算的准确性。因此,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学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革新传统的教学观,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仍是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而极少涉及到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显得极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二)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一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然需要不断的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要想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提升学生创新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便应在原有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然而,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即无论面对何种问题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应对,如此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无法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计算的结果,而极少关注计算的过程与方法,这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

(三)教师不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

教师不仅学生成长之路的引路人,更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最终的学习成绩。就目前我国的教学现状而言,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站在自身角度来展开教学,且并未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小学数学枯燥乏味,最终丧失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注意运用简便方法,提升计算的速度

简便计算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计算准确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简便计算法的运用。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并未掌握简便计算法的正确运用方式或不會在第一时间便想到运用简便计算法。如针对38+75+62的计算,将之放入应用题之中,如:三个班级参与植物活动,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植物38棵、75棵以及62棵,请问三个班级种树共计多少棵?面对此题目,学生很快便列出了相应的计算式,即38+75+62,但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从左往右,按部就班的进行计算,而极少想到运用简便计算法。因此,为使学生感受到简便计算法的运用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满十进一的方式来计算,此时,学生发现,先计算38与62的加法,得出100后再加上75,便能轻松得出175的答案。该计算方式较之早前所采用的计算方式,不仅快捷还更加准确,进而认识到了运用简便方法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理解算术理论,掌握计算的方法

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展开对算术理论的探讨,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的方法。有关数学计算的教学,其理论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均过于注重计算方法的教学,而忽略了对算术理论的探究。因此,教师在教授算法的同时也应为学生讲清其中的算理。

例如,在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引进“朝三暮四”这一典故,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该部分内容相对较为简单,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为给之后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特征,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数字敏感度

数学计算式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字与数学运算符号。因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特征的敏感度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想提升学生对数字以及数学运算符号的敏感程度,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然而题海战术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对此, 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如此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特征的敏感程度。

例如,在进行“单、双数”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开展“身体单双数”的游戏,首先单独请出一名学生,让他随意说出10以内的任何一个数字,然后要求其他学生用手指比出与之相应的数字并回答该数是单数或双数。最终,在游戏的辅助下,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更提升了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从而确保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熟练的掌握运算法则,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中,无论是关于整数、分数或是小数的计算,都需运用到相应的运算法则,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等。唯有数量掌握这些运算法则,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然而,作为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还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了解其中的算理,深入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进行“乘法交换律”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写下5x8与8x5两个乘法算式,并让学生观察此两算式中的异同点,通过观察学生发现,“5”和“8”两个数字虽互换了位置,但却不影响最终结果。于是,得出“相乘两数,因数位置的变换并不会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四、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晓宇.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1,(6):127-128.

[2]郭淑娜.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213-214.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