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揭示主题的几种情形举要
2017-08-30贾玉荣
贾玉荣
有时文章标题可以揭示主旨,有时又不可以揭示主题,何时标题揭示主题呢?笔者认为,如果标题与主题构成因果必然、对比、大小轻重、矛盾等关系,或者标题本身有双关、比喻、象征等蕴含,那么标题可能揭示或深化主题。标题可直接揭示主题,如议论类;也可比喻象征,通过一定的必然联系,含蓄表达主旨,如文艺类;有的提示注意主题;有的限定写作对象、范围。
一、标题与主题有多种关系,那么标题可能揭示或深化主题
(一)标题与主题构成因果必然
1.以《一面》为题
揭示主题:
“一面”是“一面之交”的意思,作者通过“一面”表现鲁迅的精神和品质,同时表明“一面”对“我”的影响,“一面”成了“我”的力量之源,“一面”鼓舞着“我”踏着鲁迅的足迹前进。
标题作用:
(1)标题简明、醒目,引人入胜。
(2)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我在内山书店与鲁迅的“一面之交”。
(3)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一面”成了“我”的力量之源,“一面”鼓舞着“我”踏着鲁迅的足迹前进。
2.以《祝福》为题
揭示主题:
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题
揭示主题:
契诃夫作为一个外科医生,以冷峻的眼光解剖了别里科夫,而且还用“显微镜”放大了他的种种“格格不入”,深刻地讽刺了保守顽固、恐惧进步、奴性十足的小人物,无情地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民众的专制,批判了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反动势力,揭露制度的“吃人”本质。就连“恋爱”都无法使他脱去制度为他披盖的外衣,说明这套子已经镶嵌进了骨肉,成为了永远都打开不了的枷锁。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分界线。但是,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已经不会爱了,不敢爱了,不能爱了。同时当爱和制度比拼的时候,方能见出制度的“吃人”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别里科夫的悲剧,何尝不是社会的大悲哀、制度的大悲哀、人性的大悲哀。
(二)标题与主题构成对比,如《白痴》
揭示主题:
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
标题丰富内涵:
(1)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
(2)以“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相呼应,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了作者对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
(3)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4)以“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
(三)标题与主题构成大小轻重关系,如《半张纸》《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1.以《半张纸》为题
深化主题:《半张纸》以小见大,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说主题。
以白描、对比、倒叙手法,用带有意识流的味道回忆一位年輕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揭示主人公乐观积极、充满朝气的人生态度,同时告诉我们,对过去的一切,美好的应该珍惜,不幸的应勇敢面对,应把握现在,开拓美好未来。
表现手法对比的运用:幸福之大与半张纸之小的对比;忘却与怀念的对比;哀戚与旷达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
挖掘主旨艺术构思:以小见大,以轻化重。
标题作用:
(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说主题。
2.以《镶嵌在墙上的黑板》为题
揭示主题:
(1)镶嵌在墙上的黑板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曾经,黑板只是个形式,因为账本自在村人心中,诚信也嵌在村民心中。后来黑板仍然只是个形式,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招揽顾客。黑板见证了山村与村民的变化,见证了纯朴民风的消失;黑板的变化,实则意味着村庄民风的变化。
(2)前后对比,以小见大,突出主旨。原来,黑板上赊账的数字及名字是用容易擦掉的石灰块写下的,后来则是用白漆漆上的;原来,村人自己诚实地在黑板上记下自己的赊账数目,无人赖账,后来却有很多人赖账。这些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写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写出诚信与信任的民风的缺失。镶嵌在墙上的黑板虽小,却前后对比、以小见大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揭示了在经济大潮中山村与村民的变化,纯朴民风的消失。
标题作用:
(1)镶嵌在墙上的黑板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曾经,黑板只是个形式,因为账本自在村人心中,诚信也嵌在村民心中。后来黑板仍然只是个形式,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招揽顾客。黑板见证了山村与村民的变化,见证了纯朴民风的消失。黑板的变化,实则意味着村庄民风的变化。
(2)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黑板展开:路过小村,我被黑板上的数字吸引,询问店主;我目睹村民用石灰块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地记账;山外之人听闻,激动不已,慕名到村中寻访那块黑板;成为旅游景点后,店主用漆有白漆名字及数字的黑板做招牌,招揽顾客。
(3)前后对比,突出主旨。原来,黑板上赊账的数字及名字是用容易擦掉的石灰块写下的,后来则是用白漆漆上的;原来,村人自己诚实地在黑板上记下自己的赊账数目,无人赖账,后来却有很多人赖账。这些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写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写出诚信与信任的民风的缺失,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四)标题与主题构成矛盾关系,如《战争与和平》《扎西的菜园子》
1.以《战争与和平》为题
标题含义:
战争与和平是矛盾对立的。
战争指拿破仑入侵的俄国的侵略战争;和平指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他们众志成城,打败侵略者,赢得了和平。
揭示主题:
《战争与和平》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想”,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也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
2.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
标题含义:
《扎西的菜园子》中菜园是农业文明、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扎西代表藏族的原始淳朴,二者有着文明与传统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以小见大,突显小说主题。
揭示主题:
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突显小说主题。
(1)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
(2)从扎西菜园子种的菜到卖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虽然体现了他们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大潮中,藏民也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
标题作用:
(1)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扎西”,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菜园子”。
(2)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扎西对“菜园子”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突显小说主题。
二、标题本身有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那么标题可能揭示或深化主题
(一)标题本身有双关,如《药》《审丑》
1.以 《药》为题
标题双关与主题
(1)鲁迅所寻求的药,是改造国民性劣根的药,他认为国家已经病入膏肓,像恐怖的肺结核一样,生命之血被慢慢咳尽。
(2)在《药》里,药表面意义是指人血馒头,更深层的含义就是革命理想以及革命者的鲜血。革命者用理想与生命来救治危亡的祖国,渴望唤醒广大沉睡中的国民,这是革命者向中国奉献的一味药,目的依然是救治中華。
2.以《审丑》为题
标题双关与主题
(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双关含义)
(2)作品抨击了不孝者灵魂的丑陋, 讴歌了淳朴善良的无私大爱。(主题)
标题蕴含丰富
(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双关含义)
(2)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 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正面人物)
(3)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反面人物)
(4)作品抨击了不孝者灵魂的丑陋, 讴歌了淳朴善良的无私大爱。(主题)
(二)标题本身有比喻,如《锁》
标题比喻与主题
这里的“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的“门锁、双保险锁”,实际上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锁”。
(三)标题本身有象征,如《红与黑》
标题比喻与主题
“红”代表了充满英雄业绩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别是拿破仑帝国;“黑”代表了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作品对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书名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对《红与黑》的研究成为了西方“红学”。在我看来,红与黑是两种完全相反的颜色,红代表于连的火热的激情,超凡的能力,勃勃的雄心,黑代表现实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上流社会华美外表下的阴森和对待下层有为者的残酷。红色的于连希望进入黑色的阶层,无异于经线想要与纬线重合,结果必然只能是悲剧。
当然标题与主题的关系列举可能有些不全,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总结,以便我们可以通过看醒目的标题更加容易掌握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