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怎样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2017-08-30张汉玲
张汉玲
俗话说:“要牵住倔强的老牛,就要牵住牛鼻子。”说明任何一件事抓住问题的关键很重要。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关注“教什么”,却常常忽略了“为什么教”。是啊,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这是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旦方向错了,不只是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我们距离真正的目标越来越远,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就相当地危险了。
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真的找对方向了吗?其实不然!我们还是看看现实——“传统课堂”依然大有市场,“知识灌输”公然大行其道!事实说明,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在很多时候还是忽略了对语文教学方向的自觉找寻、追认。知识有用吗?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有些有用,有些确实没有用,有些甚至还有负作用。实际上,即便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只有在学习者能够理解、内化,乃至自觉运用时,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否则,即使能够记忆,也不过是大脑的负累而已。因此,重要的不在于知识是否有价值,而在于知识获取的方式,灌输根本达不成教育目标,甚至南辕北辙!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高级思维能力,是人类大脑独具的功能。思考是一种异常复杂的、艰巨的思维过程,有时甚至会带来痛苦;然而正是这种复杂、艰巨、痛苦的历程,恰好成为了培养学生思考力的强大教育力量。一个学生,经历痛苦的思考,并从思考过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真正地发展了学生的思考力。用别人的眼睛代替自己的眼睛,让别人的大脑取代自己的的大脑,就不可能生成自己的思想,这种寄生式教育根本无法培养出学生完整的品行和健全的大脑,遑论实现受教育者内心精神的主动生成和独立思考的存活?
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呢?笔者以为不妨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以教师的思考力,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给教师的建议》)我的理解是,老师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在于教师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而不在于教师命令学生做了什么。假如老师的思考力薄弱,我们怎么能指望他的学生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所以身为教師,我们就一定要勤于思考,乐于思考,能够用自己生活的广度、学习的深度,去影响学生学会思考,不断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同样一篇课文,有的教师照本宣科,课上得枯燥乏味,而有的教师却能引经据典,将课演绎得活色生香。两相对比,是何道理呢?照本宣科的教学充其量只是一种转述,体现不了教师的思考,拥有主体认知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就完全可以获取教材的内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学生呈现新鲜的知识,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思考力,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激活教材,从而将课上深,上厚,上活,上出精彩。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上课时曾坦言自己的讲课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同样,我们普通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把握住“讲”与“不讲”的度与量。即不讲学生自己能够理解、能够把握的内容,而要去讲那些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发现的知识。
讲什么,不讲什么,是一个教师思考力的体现。这需要教师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充实自我,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思考提升读书的效度和深度,让知识在头脑中发酵,酿成甜美的酒,滋养生命的美丽。充实自我,其实也是充实自己的课堂。
二、以精心的设问,为学生搭建发展思考力的跳板
做一个会提问的教师。苏格拉底把问题比喻成接生婆,认为问题能帮助新思想诞生。这样看来,教学过程不过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思想的过程。知识不能通过移植,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借助思考力,变为学生新的知识或者实际技能。
譬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老师可以这样设计自己的问题:人们喜欢把《红楼梦》比作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座巍巍玉山,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这座玉山上的一块美玉。然而我在阅读时发现,美玉亦有微瑕,同学们能不能发现《林黛玉进贾府》这块美玉中的“瑕疵”呢?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展示自己的发现。
于是学生们有的说:课文85页有一句“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丫鬟直呼宝玉的名字,不符合主仆关系的身份,宝玉一词应该换成“宝二爷”。还有学生提出:第一次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答:“只念了《四书》。”而后来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的时候,她却回答:“不曾读。”这个前后矛盾之语,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用心之处。可喜的发现,层出不穷。
利用学生求新、求异、好胜的心理特点,借助“为名著指瑕”这一问题,点燃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激情,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碰撞,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可见,好的提问,能为学生搭建思维的跳板,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三、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思考力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的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可见,要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就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去。
为了让学生“能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教材和课堂上存在问题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例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时,我有意补充杨荫榆多次用一己之躯保护妇女儿童,最终惨死在日军枪口下的史实。自然引发学生产生“到底应当怎样评价这一人物”的疑问。
在教授《祝福》时,我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相互质疑,答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大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肯动脑,问题会自然产生,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
当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培养他们“会提问”的能力。仿造陈寅恪先生的“四不讲”,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 “四不问”:已经学过的知识不经过复习,不问;书本或教辅资料没有看过,不问;老师留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不问;对于自己的问题,找不到关键点,不问。“问”就是为了“不问”,四不问原则就是鼓励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超过了知识本身的价值,因为它包含着思考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发展学生思考力当作关键,牵好这个“牛鼻子”,以更好地促进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品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