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常怒放,生命才健壮
2017-08-30汪晓华
汪晓华
教育在于唤醒,无非是唤醒学习者的积极情绪,让学习者可以用更高涨的热情去学习,可以用更愉悦的心态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也就是教师,应该利用更多的正面评价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情绪,从而使之爱上学习。
一、积极情绪的概念
积极情绪,是相对于消极情绪来说的,就是指正性情绪或者说是具有正能量的情绪。“心花怒放”是形容一个人心情超级好的一个词。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心花怒放,应该说此时他是完全处于积极情绪下的。心情好,办事效率自然高。教育者要让学习者经常体验到“心花怒放”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像快乐、满意、兴趣、自豪(成功)、感激和爱等都属于积极情绪。快乐是指当一个人处于安全的和熟悉的环境中时,或者其所做的事情被理解,并取得进步和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感受;满意是指被他人接受和关爱所引起的自我悦纳;兴趣是指认为自己处于一种安全的、新颖的、神秘的环境时,只需要克服一点点困难便能与这样的环境相融合时产生的愉悦与趋近感;自豪是当自己达到既定的目标后,或者被别人认为是成功者时产生的愉悦感觉。因此,概括地说,积极情绪是指当你感觉到事情的进展与你的期望相对等时,那种由衷地想微笑时的美好愉快的感觉。
二、积极情绪的作用
1.积极情绪激活学习者的求知欲
我们一般所说的“他现在有点情绪”,这个情绪指的是消极情绪(负性情绪)。消极情绪包含着厌恶、愤怒、恐惧等。如果一个人被某种消极情绪所控制,他会出现相应的行为。例如,厌恶某一事物会引发驱逐,愤怒则会衍化出攻击行为,恐惧产生逃离欲望等。一个人处于积极情绪下,可能不会表现出什么特定的行为。不过,积极情绪能够促使他对手中正在进行的活动保有持续的热情。具体说来:快乐感促使学习者产生冲破限制、努力创新的愿望,进而让学习者产生探索欲望,并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新的信息和经验,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满意感源于对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认同;而自豪感会激起学习者与他人分享成功并期盼取得更大成就的愿望;爱则会产生想再次与所爱的人共同游戏、探索的愿望。一句话,积极情绪激活了学习者的求知欲。
2.积极情绪提升学习者的判断力
“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心情苦闷和精神抑郁,这种情绪会对学生的全部脑力劳动打下烙印,使他的大脑好像变得麻木起来。只有那种明朗、乐观的心情才是滋养着思想的大河的生机蓬勃的溪流。郁郁不乐、情绪苦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使掌管情绪冲动和思维的情绪色彩的皮层下中心停止工作,不再激发智慧去从事劳动,而且还会束缚智慧的活动。我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这一步将会成为他的思维的情绪刺激(认识的欢乐)的源泉。”(苏霍姆林斯期)
很明显,苦闷、焦虑等消极情绪抑制了人的思维活动。快乐、满意等积极情绪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人的注意范围,并且激活思维活动。可以这么说,积极情绪下的人思维更活跃,面对问题时更能从全局考虑,而且可以迅速地从脑海中提取更多的积极材料,帮助自己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3.积极情绪加强学习者的掌控能力
拥有积极情绪的人,他的特有表情是微笑。而经常微笑的人,他的幸福感会比一般人要高。 当一个人被积极情绪包裹时,他的身体和心理会处在良好的状态下:他是健康的、乐观的、具有远瞻性的,他能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正确的推测,从而产生预见力。
当一个学习群体中的多数学习者处于积极情绪之中,那么那些还没有被调动起积极情绪的其他学习者,他们会被学习群体中的积极情绪所感染,从而撤销原本的消极情绪。整个群体会逐渐被平静、满意、快乐、激动等积极情绪包围。这也就表明,积极情绪可以加强学习者的掌控能力。
三、正面评价的必要性
正面评价,即激励性评价。正面评价可以调动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正如蒙台梭利所说:“事实上,如果说心里的压抑会影响一个人的新陈代谢并因而降低了其活力的话,那可以肯定,富有激励作用的心理体验能够增加新陈代谢的强度,因而促进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这一方面给出建议:“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所以说,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了,我们老师不应该让学生独自面对困难,更不能一味指责,那样会导致恐惧、厌恶等情绪的产生,恐惧与厌恶则会衍生逃避心理和抵触情绪,最后发展到“横竖不听”“破罐破摔”。实践证明,一个人在积极情绪主导下进行学习,其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要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的肯定与鼓励,不仅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教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四、正面评价的划分
正面评价一般包括言语正面评价和肢体正面评价。
1.言语正面评价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渴望着被赏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的评价语灵动、活泼,又富有变化,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就会轻松愉快。举个例子。当老师邀请学生来读一遍课文时,假如学生读得绘声绘色,老师就可以这样来评价:“非常准确,没漏字,也没加字。” “字正腔圆,都快赶上中央台的播音员了!” “你口齿清晰,读得流利而有感情,你真棒!” 如果学生读得不是很理想,送上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你再试一次”。这种如沐春风的感受,谁不喜欢呢?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必定会让他感觉到那份关心与帮助。
2.肢体正面评价
肢体正面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神态(如鼓励的眼神、竖大拇指、满意的微笑、拥抱)等,向学习者传递对其行为的理解、认可、肯定以及赞赏。
五、正面评价的具体操作
1.积极暗示,给学生正面的影响
积极暗示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对孩子目前的状态作出肯定,从而给孩子以正面的影响和激励。
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名叫乐乐的孩子,开学四个星期了,他几乎每次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马马虎虎,字迹潦草。老师多次跟家长交流后也没有多大的改变。看着乐乐由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经常被批评,导致上课时无精打采,聽课效率极低,老师非常着急。可是乐乐本人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依旧是老样子。其实,像乐乐这种情况,表明他正处于抵触情绪中,他在潜意识中可能是这样跟自己对话的:“你讲,但是我不听。你不断地重复讲,然而我就不听你。你讲你的,我就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出来,我们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你进不来,我很安全。”
这个时候,老师不能再批评和数落他了,而应该采取积极暗示法。老师可以在乐乐有一点点进步时当着全班表扬:“咱班的乐乐这几天做作业好像比以前认真多了,他知道认真写作业很重要,不完成作业对自己没有好处。”
老师也可以故意跟其他小朋友讲悄悄话(让乐乐能听到):“你知道吗?听说现在乐乐一到家就先写作业了……”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这堵墙需要老师多次暗示,才能不使它逐渐加高,才能把它慢慢地推倒。
2.直接肯定,给学生正面的激励
记得刚上完《葡萄沟》一文时,我们照例进行了听写。听写前我说了句:“葡萄沟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作者写得那么美,成功勾起了我肚子里的馋虫。弄得我好想吃葡萄干啊,你们想吃吗?”
“想!”整个教室里都回荡着这个声音。
“下面我宣布:听写得100分的,就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葡萄干。”
“耶!”
“准备好了吗?开始!”
39只小手唰唰地写着。只见他们腰板挺得直直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
听写结束后,我马上批改,得了满分的如愿以偿,个个喜笑颜开。没得满分的就垂头丧气了。我马上补了一句:“没得满分的别灰心,如果你第二次听写能得100,照样可以尝到哦!”一眨眼工夫,原本还围在讲台周围的没得100分的孩子们,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认认真真地开始重新听写了。
还有一次跑操中,我与我们班的孩子们这样对话:
“几圈了?”
“四圈了。”
“还要跑一圈,行吗?”
“行!”
“我们每天比要求的多跑一圈,能坚持下来吗?”
“当然可以!”
“我们每天多跑一圈,十天就多跑十圈,二十天就多跑二十圈。时间长了,咱班就没有小胖墩了,每个人都变得又壮实又匀称……”
“哈哈哈……”孩子们边跑边咧开嘴笑出声来了。
“累吗?咱们又跑了五圈了。”
“不累!不累!一点也不累!真的!”
言语肯定后,我会及时递上一张表扬卡。当小朋友们拿到自己期待的表扬卡,接下来的干劲就更足了。集齐10张表扬卡,就到老师那里换一朵大红花。当孩子们看着教室后面墙上的自己名字后的大红花一朵比一朵多时,心情能不好吗?发表扬卡,换大红花,比比谁更棒,成了我们班的一个常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如果一个人生活和成长在信任、赞赏、鼓励的环境中,在这些正面和积极因素的影响下,更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进而个人行为也会趋向于正面。正面影响越大,心态表现得越积极,行动表现得越积极,获得更大的成功可能性就越大。
总之,科学的评价来自于教师对学习者细心的观察和无尽的爱心。教师要不断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主动地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这样才有能力对学习者的言行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且,只有当教师和学习者互有好感和互相信任时,评价才能真正刺激到学生,促使其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正面评价不仅能够调动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还能促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有进取心和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