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乡土资源,提升农村高中学生语文素养

2017-08-30李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乡土作文资源

李军

长期以来,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一直处于备受冷落的境地。

学生方面,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学习语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高考和老师监督的双重压力下,他们抱着不得不学的态度来学习语文,课前课后都紧跟教师的步伐,对于语文学习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不懂主动思考。还有些同学则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作业也不认真完成。语文功底比较差的学生,由于畏难情绪作怪,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语文自然成了他们学习的软肋;而语文功底较好的学生,由于认为考前突击便可以,不必将大量时间花在上面,所以也漠视语文学习。

老师方面,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活动基本局限在“讲台”上,老师注重课内,轻视课外,总认为课内教学是硬性教学任务,而课外活动则形同虚设,老师往往是加班加点,拼命灌输,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本本”上,除去课文还是课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融不到一起。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农村高中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锐减,使提高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成为空谈。

一、乡土资源的内涵

乡土资源涵盖了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方面的内容,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自然风光、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文物古迹、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和生产经验等诸多领域,资源丰富,内容精彩,与语文课程资源有明显的交汇,有高度的融通。

二、开发乡土资源的好处

1.乡土资源开发有助于确立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现行课程目标主张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由简单的“认知领域”调整到深刻的“生命领域”,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语文课堂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化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更要通过多元的形式,向生命敞开,丰富并塑造成长者的心灵。开发乡土资源,要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乡土资源,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课堂和生活体验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拥有主动性,确立主体地位。

城镇学生接触的乡土资源大多来自网络及教师介绍,很多事物都需要教师详细讲解才能有所体会,农村学生则不同,他们有更多机会见识生活的原生态。比如,学生更能体会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虽然农村缺少城镇的花天锦地,缺少街道的车水马龙,但学生们可以自由观赏广袤自然,体会风吹麦浪的美丽场景。学生对生活况味,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再比如,农村生活注重对传统文化及传统习俗的继承。笔者在讲授刘鸿伏的《父亲》时,让学生说出读完全文,最让自己热泪盈眶的地方,并陈述理由。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生活和书本情景联系,课堂气氛活跃。笔者在讲授孙犁的《鞋的故事》开头,在解晓东的《中国娃》的背景音乐响起时问:“这样的千层底你穿过吗?”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绪。再请学生讲述自己见到的奶奶做千層底的制作过程,从而问现在的自己还能穿到奶奶做的千层底吗。学生的感悟开启课文的讲解,激活课堂,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更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2.乡土资源开发为农村学生作文注入了活力

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农之月令》通过农村、节气等关键词,勾勒出一幅细腻的农村生活场景,展示出农村人朴素生活中的生存智慧。同样是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左手粪叉,右手笔杆》勾勒了一位会种田又会文墨的爷爷的形象。这两篇作文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乡土资源开发为学生作文注入了活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同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泉源,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个性迥异、各具个性色彩的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开发乡土资源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要引导学生从 “我”的世界走向 “我生活的乡土”世界,从 “我生活的乡土”世界走向乡土生活中 “社会群体”的生活,即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乡土,是自己生活的乡土。小而言之,是自己在的村落;大而言之,是自己成长的更大的地区。乡土世界是个广阔天地,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宝库。学生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小天地里,其体验是刻骨铭心的,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生活是那么亲切,那么淳厚,是自己耳闻目睹的,是亲身感受的,是最能有独到感悟的,因而自始至终就烙上了个性化色彩。这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自然而然,顺性而发,毫不矫揉造作,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种感悟人生的个性化倾向,是课堂上绝不可能 “教”出来的 ,它只能是学生们生活积淀的一种必然结果。

3.乡土资源开发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今的学生生活单一,在农村高中,学生更容易对生活失去兴趣。乡土资源开发能引导学生亲近乡土资源,走进家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产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热情。

笔者所在的乡镇是历史古镇,学生谈及这座古镇,往往是吐槽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狭隘逼仄的街巷,吝啬刁钻的民风,言语之间尽是不满。而在讲授《雨巷》时,笔者选取了一幅小镇街巷的雨景图作为课件的背景,让学生赞叹不已,顿时对家乡的爱油然而生。

三、如何开发乡土资源

1.立足乡土,积累生活,用写作促进学生观察体验

(1)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森林田野、落日晚霞、村落炊烟……这一切无不烙上了深深的农村印记,既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又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源泉。笔者在讲授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课堂练笔就是写一段自己家乡的冬景。

(2)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蝉,这些趣事会给他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放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3)观察农村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访问,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真切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笔者在清明节放假时,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清明的周记。就有学生对农村处处烧纸钱这样的陋习从污染、浪费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倡导绿色祭奠。

2.立足经典,先阅读后模仿,以读促写

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的脱节,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写”脱离。其实,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更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独具匠心,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

叶老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对象和创作依据,领会写作技巧,进行及时有效的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1)提倡模仿,内化体式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列夫·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理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对写作技巧、语言文字等加以内化,学以致用,为以后作文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2015年高考滿分作文《农之月令》可以看出有汪曾祺《葡萄月令》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有许多乡土文学的大师,像赵树理、孙犁、沈从文、韩少功、陈忠实、贾平凹、汪曾祺等作家的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笔者在课堂上特别提到汪曾祺是扬州高邮人,他所写的文章最贴近我们学生当下的生活,如《我的家乡》《故乡风物》《韭菜花》等都可以用来模仿。

(2)师生俱进,从仿到创

虽然写作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多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写作的材料,使教材成为学生们写作的资源,也具有较大的写作空间,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在模仿的同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良好的文风。若想创出新意,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为作文不仅仅需要技巧、方法、准确表达,还需要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对事物的独特感悟。师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进行刻苦的训练。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如果说让学生立足乡土的目的在于积累生活的直接经验的话,那么广泛阅读则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可挑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充满个性特征、极具创新意识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其中的妙处。

另外,“下水作文”的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作文中存在“破绽”也不足为奇,可以让学生议论纠正,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对培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不再单纯地以分数下结论,而是以己度人,常怀宽容之心,多选用启迪性的方式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于文章中的创新处,也大胆地予以肯定,增强学生对作文的信心,使学生作文终有“破格”而出的一天。

农村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基础教育设施条件落后于城镇的特点,必须发挥农村中学具备的独特优势,取长补短。通过开发乡土资源寻找创作素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乡土作文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