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復投入資源遠不夠
2017-08-30
儘管當下澳門政府對精神病患者的醫療資源投入非常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已經滿足本澳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的需求了,尤其是,澳門的精神科專業人員和從業人員是否足夠?有關部門是否需要對民間機構進行統一規管?
蘇景揚直言,不單單澳門,其實全世界的精神科醫務人員都是緊缺的,如果醫生看的病人越來越多,見病人的時間就會相應縮短,導致未必能全面瞭解病人的情況。對於民間機構而言,人手不足的情況尤為嚴重,受制於民間機構提供的待遇和條件有限,從業員流動性大,對病患來講照顧者的經常替換也會有影響,如何提高從業員的穩定性,值得各界去反思。
另外在院舍治療中,院舍的條件和區分同樣影響著病人的康復,例如行為良好的病人與自理能力差的病人,並不合適居住在一起,反而同水平患者可以不分開有利於病患康復,因此一直以來,我都在呼籲要對病人進行區分,根據不同的特點來進行治療。
陳泳芝稱,如今並沒有具體的精神病醫療人員數據,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倡的比例,1名心理治療師應對1200人,澳門目前有33名人士具有心理治療職業資格,按照這個數字推算,澳門的心理治療師遠遠不夠,不足以滿足社會需求。
無論是精神科醫生還是心理治療師、社工,都需要與患者建立一個長期的關係,這對從業員的職業要求非常高,或許少許操作不當,就會刺激到病患,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無論從業人員是在哪個崗位,都應該受到規管,接受到統一的培訓,保證專業服務是有質素的,我們建議政府對精神科治療人員訂立合適的規管制度和監察。
當然,市面上有些機構提供所謂的自我認識、自我提高的課程,但未必是專業人士授課,若用了錯誤的方法,會對聽課的市民誤導,甚至令到參加者產生精神創傷,後果適得其反,有關部門需要對這類機構進行監管。
心理健康體系建立的基礎在於教育,在澳門只有2間學校提供心理學的相關學位,針對從業人員入門之後的實習、持續進修等都較為缺乏,未來應該完善對心理從業人員的發展,創設更多的條件,吸引新人入行,令到更多人投入到精神健康、心理輔導的行業。
羅耀祖表示,無論是哪一種性質的康復中心和院舍,其本意都是為了精神病患者的康復,並不需要行統一培訓和管理,個人相信每個機構都是互補的,各有所長,缺一不可。例如屬於康復中心的民眾健康促進會著重培養康復者書畫、手工等興趣,有助於他們的康復。而社區治療機構需全面跟進患者的日常生活,對有需要的病患,會有專業人員進行溝通和疏導,工作性質較為專業。精神科醫院所提供的外展服務針對那些不願就診,卻被家人、朋友發現出現精神病癥狀的,勸喻病人接受治療。
鍾淑貞個人相信澳門所有的民間機構服務的宗旨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不需要對院舍有太多的硬性要求。社工局對所有民間機構提供資助,也全面監管其服務。
並不是所有從業人員都需要相關的認證,在幫助患者的過程中,涉及的醫生、護士、社工、治療師等多個層面,術業有專攻,各不相同,加上行業內人力資源短缺,若强制性規定全面認證資格,很難聘請到專業、有經驗人員。
本澳進行精神康復工作的專業培訓少之又少,不少機構衹能去香港接受培訓,且成本較高。精神病的社區預防工作也很重要,需要普及知識,這也需要藉助培訓、講座等活動方式,讓社會對精神病的意識有所提高,不僅僅是自我意識,還可以是發現別人的意識,例如親朋好友中有人出現類似問題,若能及時發現和進行干預,能減少後續的治療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多提供一些專業培訓,傳播健康的心理知識,提升預防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