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观点摘要
2017-08-30
以审美的方式助推廉政文化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教授
彭文祥:《往事如烟》这部作品主要呈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可以说是“义”以载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注重以文艺载道。作为主旋律的一种基调,这部作品把艺术方式和廉政建设这样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了,用审美的方式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第二,作品主题吻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作品聚焦现代生活中的热点、重点,并在小视点、大视域的影视表达中进行审美开掘,以审美的方式來助推廉政文化建设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
正直、正义与良善的正能量
河南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评委 王剑冰:在《往事如烟》里,编剧蔡云川给我们提供了三类细节信息:第一类细节信息是乡情乡音的故乡之本,这个细节信息是作品的叙述主调。第二类细节信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以及他成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之后蜕变的心理历程。这部作品把一个人多方面的心理、多方面的本质展现出来。第三类细节信息来自作者的内心。一个强大的内心、善良的内心、文学的内心,使得我们从整部作品当中感受到一种正直、正义与良善的正能量,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文学的力量。
一个人能走多远,孝与廉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检察出版社音像中心副主任 陈复军:《白发亲娘》这一部20分钟的微电影,承载了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人的悲欢离合。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影片的前半部分,说的是恢复高考制度后,主人公从一个贫穷农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干部的历程;影片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个干部一步步堕落为监狱囚犯的过程。这部影片弘扬的是关于孝廉文化的主题,很多人在欣赏微电影的唯美镜头和具有本色的对白语言时,开始感受到那种淡淡的乡愁,而发展到最后则变成了浓浓的乡愁和无以言表的悲愁。有一句诗说道:“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一个人能走多远,孝与廉起着重要作用。这部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不是说教,而是内心发出的深刻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一部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反腐倡廉影视剧要讲人民群众愿意听的话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主任
李学政:廉政文化、影视作品的功效是什么?是预防。一些主旋律作品没人看,是因为没有市场。因此,反腐倡廉的影视剧一定要有对象感、有目标性,要尝试针对年轻人,不能高高在上。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你说一点假话都能被识别出来,他可能没办法抨击你,但完全有办法不理你。影视作品最大的要求,应该是能感动人,让人觉得你说的是真话。讲人民群众愿意听的话,这样的作品就会深入人心,大家喜欢看,还能起到教育作用。
把反腐题材和人物传记片结合起来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影视演员、电影《往事如烟》主演 霍青:电影《往事如烟》刻画了一个从儿时、青年,到工作,最后进了监狱的完整人物形象,它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人物传记片很难拍,年轻人也不是特别追捧人物传记片,可是人物传记片如果要拍好的话,那是非常见功底的。我们在蔡老师的创作基础、季云军导演的引导下,尝试了这种人物传记片的拍摄方法。我感受比较深的是,这部作品能够把一个反腐题材和人物传记片结合起来,而且把中国的另一个非常深厚的文化——孝文化结合进去,是一个大胆的新尝试,使整部影片营造的氛围极其浓厚。
责编/杨鹏峰 孙渴(见习)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