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途径

2017-08-30刘庆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途径育人

刘庆麟

摘要:新媒体以及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高校逐渐开设学院的官方微信以及网络平台等进行信息发布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建设的现状,并对建设途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1-0049-02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现状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教育队伍不够完善。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主要包括学院的官方微信、微博互动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发布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的建设而言,大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网络平台管理人员,有许多高校为了节省成本,交由高校学生代为打理,这些学生只是在平台上简单的转发一些心灵鸡汤和高校信息,这就使得高校的网络平台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

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形式化严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学院专属的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但其中有许多高校与学院是受学校间招生竞争的压力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强制要求才开设的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开设后一度将其置之不理,没有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及时关注高校开设的思政育人网络平台,也没有在网页上发布相关的思政信息,许多网络平台都只是形式化的建立,发布相应的官方信息,而没有被真正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

3.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价值取向混乱。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的数据资源铺天盖地的向高校学生袭来,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不同于现实生活,他能轻易的跨越各中界限,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借由网络媒体在我国高校学生内部得到迅速传播;此外,网络信息中还包含许多虚假、不良信息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许多不良、扭曲的价值观披裹着看似正义的外套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4.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道德法律法规不健全,大学生价值判断弱化。由于互联网在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国家对网络监管的力度没有能够及时跟上其发展的速度,使得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法制的监管和惩处使得这类现象层出不穷,有的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网络意识不知情地加入到网络犯罪的行列中去,再者就是许多高校学生由于缺乏防范意识,也很容易在网络的世界中被骗,在这种网络环境开放的模式下道德法规约束力的落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二、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我国学生从小到大都修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在学生进入高校后仍然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结合一定的高校教学大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并且这一学习贯穿高校学生的大半个大学学习生涯,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意义。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多媒体以及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库搭建的网络阵地成为高校学生新型的交流学习平台。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建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中西方价值观交融的环境下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

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的建设还能够有效的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迅速,信息量巨大;加之,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以及信息的发布者,两者相结合使得高校的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活跃的主要场所,同时在这一平台上集结了高校学生的心声以及当前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新趋势,这种多元性、开放性的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3.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与传统教育方式中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相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校大学生在面临人生价值追求时能够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搜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而高校建立的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通过官方的微信公众平台定期为学生搜集适合他们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并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及时发布,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学生节省他们的信息搜集时间,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做出价值选择。

4.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有助于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建设能够将集结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官方平台发布给在校的各年级大学生,实现了一种教育的对称化与最大化。以往,教师在进行讲课时,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其他一些情况,使得教师的授课内容无法做到完全对称,有的思政内容往往在这个班讲了,到另一个班级就遗漏了。而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建设有助于最大化的实现育人功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的特点

1.网络政治教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地域限制的打破,使大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高校所搭建的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结实到许多新的朋友。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多样性。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建设的多样性指的就是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依托高校、学院的官方网络平台、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QQ群等多样化的方式搭建一个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当前流行的慕课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育人教育活动。

四、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建设途径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的顺利运行,就要在高校内打造一支高精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人才队伍。网络平台的运行与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及良好的服务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的人才队伍建设最大化的发挥其效用。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求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宣传时,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导向,帮助高校学生在中西方文化混杂的网络环境下识别出正确的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思想政治网络平台时要在高校内寻求专业的思政教师担任网络平台的监督人与指导者,同时还要使用思想政治的网络平台加强与高校学生的线上互动,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从而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软环境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阵地的软环境建设指的就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精神环境建设,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高校学生的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使高校学生在面临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时能利用高校网络平台中的思想政治育人信息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实现自我的人生價值。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法制环境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鱼龙混杂,网络中也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与诈骗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混迹在网络环境中,一旦缺乏相应的监管就会使其得以迅速蔓延,最终侵害高校学生的利益。因此,为了在高校内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育人环境就要切实推进网络的法制环境建设。

5.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的网络教育方法。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还要进一步创新高校的网络教育方法,使网络平台的传播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简单描述,而是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相应的视频和图片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同时,还要在高校内加强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的宣传,使更多的高校师生关注这一平台,增加师生在这一平台上的交流互动,使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网络平台真正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蒋婷轶,于群,余强.高校网络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途径探析[J].科教导刊,2013,(34).

[2]张晶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5.

[3]高少宾.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途径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途径选择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