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父亲教我“弹”人生
2017-08-30小宗
小宗
1982年6月14日,郎朗出生在沈阳市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当时是空军文工团的二胡演奏员,对二胡有着异乎寻常的天赋和执着。他沉默寡言,十分严厉。在郎朗的记忆中从未见他笑过。郎朗出生后,父亲满墙满地地画五线谱,对儿子进行音乐启蒙。郎朗还不到一岁时,父亲听到他在哼唱收音机里面听来的旋律。两岁时,郎朗就会读音符了。渐渐地,父亲相信郎朗拥有特殊的音乐天赋,因此为他买了一架钢琴。
父亲认为钢琴是世界上最受人喜爱的乐器。郎朗4岁生日的时候,父亲说:“我已经把我知道的一切都教给你了。现在为你找一个专业教师教你。”于是,郎朗开始师从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学习钢琴。一年以后,父亲让郎朗参加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那是郎朗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夺得了人生中的首个第一。1991年,朱教授告诉父亲,一定要让郎朗到北京去。一个在沈阳有优越生活条件的人,要放弃一切,带着孩子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家人的不理解声中,父亲辞去了职务,带着儿子开始了“北漂”的生活。因为辞职,没有了收入,所有的开销都靠在沈阳工作的母亲提供,经济上的拮据可想而知。“当时太小还不太理解,只记得父亲左手牵着我,背上背着一个煤气罐,右手提着一袋大米,带着我踏上了北上的列车。”郎朗回忆道。直到长大后,他才从母亲口中知道,父亲为了培养他放弃了转业到公安局工作的机会。
初到北京,父子俩只能找房租便宜的地方住,安顿下来后,郎朗又开始了练习钢琴。起先,郎朗每天晚上练到晚上八点,后来在父亲的督促下,练到八九点,然后是十一点。房间隔音差,郎朗练琴的声音影响到周围邻居休息,为此还多次发生口角,最后父子俩只好挑人家上班的时间练。在“北漂”最艰辛的日子,父亲也曾反问自己,这条路是否值得走下去。简易房糟糕的条件以及邻居对练琴声的投诉,让父亲内心焦虑不已。虽然生活窘迫,父亲还是在中央音乐学院为儿子找了最好的音乐老师。每天,父亲照样蹬着自行车带郎朗去上课。为了配合教师的练习课,父亲每次都站在教室外仔细记录上课内容。下课后回到家,父亲为郎朗做饭,然后监督他认真完成作业。为了让郎朗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父亲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郎朗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有了优越的学琴环境,再加上父亲的严厉督促,郎朗的学习更加刻苦,为的是参加国际钢琴比赛。预赛上,郎朗的琴艺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年龄小而失去了参赛机会。此时,决定自费赴德国参赛。到了德国,父亲一心扑在了赛事上,细心地观摩每一个参赛选手,与郎朗一起讨论演奏的每一个细节。比赛那天,11岁的郎朗发挥出色,引起全場轰动。郎朗得了第一名。从德语中听到“郎朗”时,父亲哭了,积蓄许久的压力终于忍不住释放出来。
1997年,父亲跟随郎朗来到美国。郎朗获得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优厚的奖学金,跟随著名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学习。1999年8月,郎朗抓住了一个重要机会。在拉维尼亚音乐节上,独奏钢琴家安德烈·瓦兹突然生病,郎朗顶替他登场,与克里斯托弗·埃申巴赫棒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谁也没有想到,这个17岁的中国少年的手指下,竟能流淌出那样富于想象力的激情。全场观众起立欢呼,芝加哥评论界的溢美之词使郎朗在美国一举成名。
郎朗成功了,得到了西方主流音乐界的认可。父亲以自己这种非文明,甚至是非文化的大智大勇向命运一次次宣战,给郎朗开辟出一条最有效的成功之路。父亲敢想敢干,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向权威挑战。在父亲的重压下,郎朗成就了今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