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型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2017-08-30于承杰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

于承杰

摘 要:校本型德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关键词:校本型德育;探索與创新;“歆”文化

校本型德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是高校在立德树人、创新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的探索与尝试,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根源,是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应对诸多新问题的必然反映,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多语言为抓手,坚持“外、特、精”的办学理念,在德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歆”文化德育模式与外语教学互为补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歆”文化模式的产生

1.时代背景

2005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一是教育全球化促进了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然流动与有效配置,跨国别、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教育比较过程中,差距逐渐缩小、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内高等教育普及范围渐广,出国留学及高学历人才增多。中国正在经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二是信息技术的革新及网络的普及,促进了教育手段的革新与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经济发展不均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地区间教育差异扩大化的缺陷。这些都成为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利好形势。但是伴随机遇到来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1999年,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在近些年逐渐显现:高校基建不断扩张、专业频繁增设关停、教育重科研轻教学、专业划分过于精细、专业设置脱离实际等,造成高校债务缠身、盲目追求规模化建设、学生学科背景单一、就业岗位不对口等问题。有的大学口头上提倡大师教育、实际上追逐大楼建设,一切向综合性高校、规模性建设看齐,使得高校特色全无,造成了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严重不满。

2.内在要求

面对高等教育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先后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一方面,通过学科设置、专业划分、课程建设、教材研发等方式方法,强化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研究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的均衡发展,提高专业的市场针对性。另一方面,则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条例,强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建设,在德育教育领域大胆尝试、不断创新。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2]。第二课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肯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规定“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时期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与规定,先后从战略目标、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等方面明确了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与目标。

3.积极尝试

在时代形势不断变化与教育变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状况,尝试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型德育模式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歆”文化模式应运而生。一方面,是迫于国内、国外外语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带来的生存压力,需要继续保持自身外语特色与竞争优势,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肩负国家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需要引领国内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办成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外国语大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通识型外语人才。以“外语”为主要抓手,从学科建设与学生结构出发,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形成一个链条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从2005年“歆”语工程,到2015年“歆”桥俱乐部,历经十年曲折路,最终形成包含“歆”语工程、“歆”才团校、多语言服务、“歆”苗计划、“歆”媒体建设、“歆”创中心、“歆”桥俱乐部等多内容、多平台,涵盖实践实习、创新创业、领导力建设、新媒体应用、责任教育、道德建设等方方面面的体系化育人模式。

“歆”文化模式的实施及其效应

1.注重理念建设,坚持内外兼修

“歆”文化模式强调在外语教育中,坚持外语技能传授与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国际视野开拓与家国情怀培养相结合。这既是对外语学习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歆”文化模式的核心理念。

一是拓展全球视野。这是对外语学习者的首要要求,是指学生要眼光长远、志向崇高,要博览中西、知周中外。外语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认知外界的过程,要善于接受、不能故步自封,对待他国优秀文化要尊重谦虚,要以虚心学习、包容接受的心态了解外面的世界,将世界的变化发展介绍给中国。

二是培养家国情怀。这是对外语学习者的核心要求,是指学生要有爱国心、报国志,要服务国家、道济天下。外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学习的过程,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够让青年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认知中国。在客观看待中国与世界差距的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中国在发展中取得的进步与成绩,要以不卑不亢、大气平和的心态将变化发展中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2.鼓励实践创新,创设多元平台

多元化的实践创新平台是“歆”文化模式的特色与优势。通过不同平台建设,发掘学生的兴趣与潜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专业技能提升与社会市场需求巧妙结合,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多种准备。

一是“歆”语工程。2005年实施,旨在依托外语优势,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进行外语扶贫。活动以外语支教、外语培训、社会调研为主要内容,每年有300余名志愿者参加,开展以来,覆盖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益人群超过50,000人。大学生通过该活动走进中小学、走上讲台,锻炼自身语言技能、增强“学为人师”的责任感;走进基层、走进中西部,了解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正视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增加社会责任感。2010年,“歆语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晖教育创新奖”,成为中国唯一荣获该殊荣的项目。

二是“歆”才团校。2007年创办,是一项以团学干部领导力建设为主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团学干部的历史教育、党团知识教育、时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团队建设等形式,丰富学生干部的知识储备、强化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提高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能力。活动以课程讲授与素质拓展相结合。教授内容主要围绕历史知识、时事热点、党团建设。素质拓展以史料观摩、校外实践、团队建设为主。开课至今已培训1,400余人。

三是多语言服务中心。诞生于2008年奥运期间,目前已成为北京市外事办、北京市教委、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合作成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事业单位。该中心已纳入北京市发展的整体布局,接受并承担北京市政府划定的社会服务和研究任务,是北京市语言服务政府采购指定单位。同时,也是首都外语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成立至今,已建成首都多语言电话翻译服务系统、首都机场外语口语培训、首都医疗卫生系统外语口语培训、首都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纠错、高端外语陪同五大项目,为国内、国际多项大型赛事活动提供了大量语言志愿者。中心于2011年10月正式发起并成立“全国多语言服务联盟”,截至目前联盟的参与单位已达13所院校。

四是“歆”苗计划。2012年启动,旨在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思维与视野开阔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宗旨,采取集中培训和长期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以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为主要内容,重点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歆苗计划”又分为“新生训练营”“骨干训练营”,分别针对本科新生与本科三年级学生。训练营由各种模拟训练、户外拓展、课程讲授内容组成,注重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协调、逻辑分析、沟通交流以及责任担当等能力。

五是“歆”创中心。2012年成立,是一项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实践项目。中心初创伊始,主要围绕“UI校园文化创意”“当绿咖啡”和“拾光书店”三个实体项目进行试验。截至2015年11月,三大项目共有250名学生参与,组织文化沙龙活动26次,开发新品122种,实现营业额427,207元。在此基础上,中心逐步建立起“5+1”立体式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即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创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学校从场地建设、经费支持、技术指导以及学分体系建设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保障,吸引了广大在校学生的兴趣与参与。

六是“歆”媒体平台。成立于2014年,重点建设“北外WE圈”微信公众平台。该平台在正式上线15个月内,登顶当年南方周末“中国高校微信排行榜”校媒榜首。“歆”媒体成功开辟了外语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完美结合。成立至今,已发展成为包含“靠谱办事”“正经学习”“北外WE站”三大主题板块,内容涉及信息发布、学业辅导、社团活动、交友易物、毕业教育等紧贴学生实际的实用性平台。同时,还自创、自编、自拍了“WE你讲”多语种系列微课堂,陆续推出了韩语、老挝语、泰语、印地语、斯瓦西里语等语种的系列微课,将语言技能学习与该国文化有趣融合,深受学生欢迎,获得了极高点击率。

七是“歆”桥俱乐部。成立于2015年,又名“行业精英俱乐部”,旨在针对近年来就业困难的现状,成立的以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导向的行业俱乐部。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学生兴趣小组自我管理。通过定期邀请相关行业人力资源(HR)、部门经理、创业带头人,举办就业、创业沙龙,介绍行业从业情况、分享经历经验、培训行业基础业务等,使在校学生提前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尽早做好自我规划。

3.重视氛围营造,培植特色文化

“歆”文化模式重视特色育人文化的培植,广泛的群體参与、多样的平台设置、持续性的教育周期,形成了“歆”文化的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特色。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各个教育模块无缝对接,从适应性训练到技能提升、从经验积累到责任养成,形成了一条贯穿学生在校成长的“链条式”的成长体系,使学生感到教育无处不在,实现了“全过程育人”。教育主体除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外,还包括教务处、党委组织部、研究生院、后勤管理处、各个二级学院以及校友、企业等社会资源。尤其是通过校友助学、校友讲坛、校友谏学等平台机制,实现校友对于母校教育的反哺回馈,使教育主体辐射范围更广,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

从“歆”文化模式思考校本型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

1.坚持人本教育思想,立足学生实际诉求

人本教育思想是“歆”文化德育模式的核心思想,即一切教育形式与活动内容都以学生诉求为根本。“歆”文化模式紧紧围绕学生实际特点与实际需求,在活动设置、教育引导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如针对男女生比例悬殊的问题,“歆”桥俱乐部在加强学生就业求职能力建设时,着重关注女性在求职过程中的求职心理辅导、求职技巧训练,提高女性求职竞争力。针对学生学习“三外”“四外”的需求,“歆”媒体平台通过线上课堂建设,增设“we你讲”小语种网上微课堂,为喜爱小语种学习的学生创设环境。

2.紧扣学科专业特色,围绕专业学习创设活动

“歆”文化模式注重发挥多语种优势(已开设语种84个),保证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此基础上设计的一系列教育模块都较为实际、实用、接地气,深得学生喜爱。多语言服务中心,基于学校语言特色,联合北京市外办,设置了含英语、德语、日语、法语、西语、阿语、俄语、韩语八种语言在内的服务系统,既为本市的发展提供服务,也为学生语言技能锻炼创造条件。“歆”语工程,也是依托外语优势,以英语教学为主。同时,结合多语种优势,将多语种对象国文化讲授列入支教课程,增加中小学生对外语尤其是小语种学习的兴趣。

3.注重德育体系建设,形成全员全过程育人环境

体系化建设是 “歆”文化德育模式成功的关键。“歆”文化模式的七大模块各自独立又不失联系。从新环境适应到就业创业、从个人能力发展到团队协作,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结构。这种模块间的体系建构,很好地促进了彼此间功能的最大发挥,是一种“1+1>2”式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全过程”式的教育;而对学校而言,则是一种“全员参与”式的教育。主责部门职责明确但又不失合作。“歆”才团校、“歆”语工程由校团委主要负责,“歆”苗计划归口于学生处,“歆”桥俱乐部则依托于就业指导中心,活动开展过程中又将院系、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后勤处、保卫处、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融合到一起,形成学校上下联动协作,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4.提倡参与式教育,汇聚多方资源反哺教育

“歆”文化模式摒弃教师主导的单向式的教育,提倡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教育。一方面,通过建立成熟的校内学生反馈渠道,鼓励学生对教育教学提出意见与建议。校长(书记)下午茶、毕业生座谈会、校会权益部、107调查等活动形式与学生自发组织,很好地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监督反馈,时刻将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鼓励校友助学、讲学、谏学,反哺回馈母校教育。校友对母校教育模式的认同与否,是检验校本型德育模式是否成功的另一维度。校友通过建言献策以及各种实体性的教育参与,如设立“校友奖助学金”、开设“校友为公讲坛”、设立“校友拾情基金”、签订校友企业实习基地等形式,不断完善母校教育模式,提高母校教育水平。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专项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

[2]教育部.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3]范树成.我国当代德育模式的回望与前瞻[J].中国德育,2014 (5):26-27.

[4]李炳义.基于社会化视角的高校德育新路径[J].江苏高教,2014 (4):122-123.

[5]汤玉华.高校德育模式创新与发展探析[J].教育评论,2014 (12):110-111.

[6]宋晓燕.论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 (6):121-122.

[7]钟秉林.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 (17):23-24.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