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探索

2017-08-30孙燕李成忠杭瑞友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供给侧改革

孙燕+李成忠+杭瑞友

摘要: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倒逼高职教育增强有效甚至高效供给。本文就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针对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现形式进行了探索,要解除决人才的有效供给抑制,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产教深度共和(融合)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及引入第三方(用人单位)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046-02

社会人才依据生产、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两类,应用型人才又可分成三类,即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1]。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创新驱动的影响,社会所需新型人才的特点是技术技能精湛、职业素养品质优良、技术创新能力强等,这类人才的“成分”表现为“智力技能”成分不断增加,而“动作技能”成分不断减少[2],此类人才可称之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兼具技能型和技术型两种人才特色优势的人才[3],他们的特点亦可总结为为“工匠精神”。

一、基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的深入人心,“工匠精神”更是写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高素质产业大军“供给侧”的职业院校,承担着高标准培养并输送人才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历史重任。然而,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地区间发展并不平衡,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些脱节,更存在不少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还不足以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等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匹配的优质人力资源。

二、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实现途径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取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教深度共和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以及质量评价等供给侧的供给,这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关键点,甚至可以认为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四大财富源泉。要想源源不断的供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才供给侧改革,其途径就应该是从这四大财富源泉出发,全面解除对它们的供给抑制。

1.各级各层重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首要工作。首先,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重视中职高职衔接。通过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以课程体系衔接为重点,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密切产学研合作,并重视行业指导与集团化办学,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切实从供给侧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多样化和系统性。另外,在重视中高职衔接、面做好中职学生到高职学习深造的同时,应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逐步建立逐步探索建立中职到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直用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桥。其次,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健全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控机制。职业教育的专业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扩大优势、特色专业,淘汰落后、过剩专业。从2015年10月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两个文件可以看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成为趋势,许多学校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统筹力度继续加大,并积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专业布局的优化,方可以打通专业壁垒,使得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并最终真正实现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2.加大经费投入,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创新的根本要求,也是现阶段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企业双方间的发展存在着内需的互动关系和作用,一方面,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企业的参与,另一方面,企业除需要人才外,自身员工的培训以及产品开发、技术改革也需要学校的支持。近年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合作模式凸显集团化。各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校企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紧密,通过各种现代职教集团的引领,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推陈出新。其次,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多,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多地通过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新机制,有效提升了校企合作的有效性。第三,校企合作内容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得校企双方在服务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实际作用。据报道,截止2014年,高职院校合作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120家,订单培养人数达50万人;另外,有520余所高职院校参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虽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了长足的成绩和进步,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认识仍有片面理解,市场经济规律下的相关机制改革、制度制定相对落后。由于学校企业双方发展目标的不同,而使得双方的部分合作内容停留在表面浅层次,深度的产教融合较为缺乏。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从与合作有关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缺乏政府层面的指导和支持,使得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缺乏互利共赢的机制,由于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单方面强调企业支出多、责任重,最终导致企业回报少、风险大。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向政府要政策的同时,要积极申请行业的指导,并加大办学经费投入力度,将自身优质的资源拿出来与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革创新,实现真正意义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高层次合作,最终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3.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素质与技术并重、全面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研”的成分,实现“工学研融合”,注重发挥“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将“研”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研”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工学结合”向“工学研融合”的深化与拓展,最终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渡。

4.注重社会效益,实施三方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于职业院校明确办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玲.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11-15.

[2]张其敏,王光明,刘竟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13):29-31.

[3]肖坤,卢红学.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4):118-119.

[4]鲁彬之.从“供给侧”视角考虑职教问题[EB/OL].

http://www.jyb.cn/zyjy/sjts/201512/t20151217_646921.html,2015-12-17.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供给侧改革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