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型新媒体育人机制浅议

2017-08-30王雅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大学生

王雅静

摘要:学术型新媒体,既凝聚了主动发声的专业教师力量,又切合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求,还是高校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补充,但同时也存在如缺乏思想理论观照和舆论监管的问题,探索其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就其如何促进智育和德育功能相互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和新闻宣传工作三支队伍合力育人的协同作用,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术型新媒体;育人机制;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1-0009-02

一、新媒体日渐成为高校学术传播和人才培养的有力阵地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面对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要求,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增强渗透力。

2016年12月7日-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5年,互联网应用发展加速分化,电子邮件、BBS等传统互联网络应用使用率继续走低;搜索、即时通信等基础网络应用使用率趋向饱和;而信息获取类应用与前沿技术融合发展,实现个性化服务。伴随着新的媒介形式应用不断深化,学术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帐号等新媒体平台,丰富了高校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层次和内容。

同时,当代大学生将大量碎片化的时间用于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首次纳入微信阅读,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与之相呼应,课题组面向上海大学生的一项新媒体使用偏好调研(2014年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上海大学生网络新闻使用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4-D-117)显示,26%的在校大学生选择通过新媒体浏览新闻,28%的学生借助新媒体辅助学习,信息获取和学习需要成为仅次于社交需求的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偏好,其中三、四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等高年级学生对通过新媒体开展学习的诉求更加强烈。

二、高校学术型新媒体及其特征

学术型新媒体以微博、微信、手机APP为媒介,以思想文化和学术传播为主要目的,以学术机构或学者个人为品牌标识,在文化和学术领域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涉及经济民生等重大关切问题易形成社会热点。

从高校领域看,学术型新媒体具有以下鲜明特征:教师主导创建,并对学术内容进行引领和把关,部分学术型自媒体直接使用教师本人姓名,具有鲜明的教师个人特色,主动发声,回应社会关切,丰富高校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层次和内容,扩大社会影响力。新媒体的运营和维护,多由学生团队参与,以教师所带研究生或创新团队为主,成为教师学术指导和人才培养的拓展领域,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同时,高校领域内的学术型新媒体与其优势并存的问题也尤为突出:部分学术型自媒体缺乏思想理论观照,个别教师政治立场不坚定,将学术讨论和意识形态混淆视听,不能自觉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网络文化。具备信息发布的职能,成为高校民间舆论场的重要组成,未被纳入高校舆论监管体系,缺乏“把关人”的角色设置,易引发负面舆情。

以学术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既凝聚了主动发声的专业教师力量,又切合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求,还是高校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补充,但同时也存在如缺乏思想理论观照和舆论监管的问题。探索其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就其如何促进智育和德育功能相互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和新闻宣传工作三支队伍合力育人的协同作用,研究梳理他们在协同配合中的一般规律,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以学术型新媒体为媒介,聚合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和新闻宣传三支队伍协同育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需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鼓励支持师生原创思想平台建设,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和优秀作品,形成网络文化素养供给的造血机制。

新媒体从媒介的角度引导和塑造着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和使用习惯,对高校教学模式和德育方式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教师讲授、新闻广播、门户网站、社交网站、手机终端等多种渠道收集舆情信息,并经过自身认知、加工再次传播出去,同时扮演着受众与传播者的双重角色。在此过程中,抓住规律,正确引导大学生发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源中选择内化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培养其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既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又能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学术型新媒体为平台,充分发掘校内优质师资,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回答重大问题、完善学术话语体系,扩大社会影响力,立德树人,积极参与高校德育工作。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线下智育(专业教育)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依然突出,思政队伍与专业教师合力育人的理念、形式、机制有待加强完善,线上能够凝聚广大师生的网络思想阵地不多,优秀的网络文化供给不足。如何进一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掘有效工作载体,探索切实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工作方法,形成相应的工作引导策略,对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积极探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格局相适应,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相匹配,又具有生命活力的网络思政和舆论管理合作框架体系。为专业教师、思政工作和新闻宣传三支工作队伍的协同配合提供路径支撑,并形成示范效应,广泛吸纳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条线的力量,真正实现合力育人。

四、高校学术型新媒体的发展展望

1.“互联网+”育人的微课堂。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教育有效体系,提供线上学习,线下实践,互动交流,实时分享,丰富多彩的网络课堂资源。可以让同学们在闲暇之余随时学习,将时间碎片有效贯穿,提供又一条学习渠道,探索平台和资料储备。

2.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微智库。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围绕中国發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切实加强国家和上海市重要形势、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宣传。如何提升进一步发挥资政启民、引领舆论的作用,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有机融合,成为高校新媒体建设的出发点和源动力。

3.校园文化精神传承的微场域。统筹校内平台和校外平台的作用,推进线上线下联动,挖掘典型经验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主旋律,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宣传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提升学校的形象与品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进一步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

4.学校形象传播的微窗口。将学术资源与新媒体载体相融合,切口小,定位准。以学术内容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媒体品牌项目可以与各类校内外宣传平台任意组合,实现同源新闻不同平台不同形式的发布布。瞄准办学特色和社会受众需求之间的契合点,主动适应现代传播新格局,树立全媒体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7.

[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2015.4.

[3]张攀.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J].中州学刊,2014,(7).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