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2017-08-30胡久明郭少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畜牧兽医工作站

兽医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白痢耳病日龄

胡久明 郭少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畜牧兽医工作站

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胡久明 郭少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畜牧兽医工作站

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猪场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重视仔猪的饲养管理和防治才能够提高猪场效益,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仔猪饲养管理(过三关)

1.抓好出生关。仔猪出生关是仔猪成活率的关键,而温度是第一要素在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4℃,保温箱内33℃~34℃、产房仔猪2周龄保持舍内22℃~23℃,保温箱内32℃;产房仔猪3周龄保持舍内21℃、保温箱内30℃;产房仔猪4周龄保持舍内20℃、保温箱内28℃、每周温度减低不超过2℃为宜,温度是仔猪存活最重要的因素,温度控制好了成活率就可以提高,其次是做好仔猪吃初乳,一定要第一时间让仔猪吃到初乳,初乳吃到后可以增加仔猪抗体增强抵抗力。初乳是指自母猪开始分娩起12~24 h内所产生的乳汁,也称胶奶,以后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常乳。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易消化的养分、乳清蛋白、总蛋白,自然生长因子等与常乳的成分差异较大且会在数小时内快速变化并逐渐接近常乳,仔猪只有吃到初乳才能产生抗体。再次就是补铁,补铁和补硒能够减少仔猪缺铁性贫血。仔猪出生后,体内含有50 mg左右的铁,每天从母猪奶水中只能吃到1mg铁,而仔猪每天的生长发育需要7 mg~10 mg的铁,一般5日龄后,仔猪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而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必须对仔猪在2日龄和10日龄时各补铁一次,要根据仔猪的大小进行适量补铁。

2.抓好补料关。仔猪出生后七日龄开始补料,补料越早越好,提前补料可以使仔猪胃绒毛膜快速生长和提高肠道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早补料早有效一定要在断奶前将料补上,以免断奶后腹泻。

3.抓好断奶关。仔猪断奶是仔猪最大的应激,仔猪从吃奶转变为吃固体饲料,从温暖的小环境转变为大环境,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三大应激使仔猪在断奶期间发生腹泻,咳嗽,感冒等疾病造成仔猪成活率下降,所以必须抓好断奶关。

二、仔猪疾病防治(二道一皮)

仔猪疾病防治重点要做好二道一皮(即胃肠道,呼吸道一皮肤病)。肠道疾病是仔猪常发疾病之一,其次是呼吸道疾病要引起重视。仔猪黄白痢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是影响猪场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一)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在猪场的发病率很高,也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主要原因是由猪场的环境卫生,温度,湿度及病原传染引起。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总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30日龄以内仔猪常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也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腹泻、粪便黄、白色为特征,该病流行十分广泛,无论是规模养猪场还是传统家庭养殖,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该病病程短、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发病后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若防治不到位,还会继发其他疾病,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仔猪黄痢又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仔猪,1~3日龄内最常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生,头胎青年母猪发病率高于经产母猪,且病程短,发病率高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1.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潜伏期短,个别猪出生12 h即可发病,临床症状不明显,突然死亡,发病仔猪精神沉郁,拉腥臭黄色浆状稀粪,粪便中含有凝乳块,肛门松弛,迅速脱水,消瘦,食欲减退,最终衰竭死亡。

2.病理变化。剖检可见,病猪尸体被毛杂乱,颈部、腹部皮下水肿,消瘦,后躯污染黄色稀粪,肠道膨胀,肠内含有大量黄色浆状内容物及气体,十二指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出血点,结肠内充满大量水样渗出液,并混有黄色大小不等颗粒状物,肝、肾等实质器官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二)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临床特征也是突发性的腹泻,粪便中呈灰白色、乳白色、淡黄色或黄绿色,粪便较稀,有气泡,腥臭,个别病例粪便中混有血丝,该病发病急,病程5~6 d,呈日渐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杂乱无光泽,怕冷,离群呆立,或单独卧于垫草中。

1.病理变化。仔猪白痢又称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10~20日龄发病率最高,30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生该病,本病发病率在30%以上,但死亡率在5%左右,一旦发病后会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危害性也相当严重。

剖检可见,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粘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肠壁变薄半透明,畅粘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2.防治措施。猪场环境卫生差及饲养管理不当是诱发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猪舍要封闭,及时清扫猪圈内外的粪便及其他异物,用消毒液对地面及墙角进行彻底消毒,每周带猪喷雾消毒2次,可轮换使用碘伏及氯制剂等消毒液,每批母猪、仔猪转走后必须对产床、围栏及饲养工具等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工作人员进出场区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3.加强仔猪管理。仔猪出生后,一定要注意保温,这也是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关键措施,产房温度必须保持在30℃~32℃,出生前4~7 d温度控制在28℃~25℃,出生8~30 d,温度控制在25℃~22℃,以防仔猪受凉,同时,尽快让仔猪吃到初乳,迅速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以提高机体的被动免疫力,然后内服或肌肉注射铁制剂,可有效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5日龄给仔猪饮用干净的饮水,7日龄开始补料,并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促菌生或其他菌制剂,及早锻炼仔猪胃肠功能。

4.治疗方法。猪场一旦发生仔猪黄白痢时,首先,若有条件,应先进行药敏试验,以选出最佳治疗药物,防止产生耐药性,并立即将患病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进行隔离治疗,若没有条件做药敏试验,可选用:乳酸环丙沙星、磺胺类,氟哌酸,乱菌净,氯霉素等进行治疗,都可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每种药物均不宜使用时间过长,要轮换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仔猪腹泻严重的进行腹腔注射药物或者在猪舍饮水箱内加入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

三、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猪呼吸道疾病是多种疾病引起呼吸道症状的总称,大部分时候是多病因引起的,临床也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的呼吸道疾病在猪场是常见多发病,对猪场造成危害极大。引起该病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也多存在混合感染情况,诊断和治疗都不容易。另外,很多致病菌(如支原体、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在猪场长期存在,条件性致病,所以呼吸道疾病在猪场容易反复发作,一旦外界环境变化或者猪抗病力下降便发病,因此发病非常频繁,并难以预防。

1.发病原因。猪呼吸道病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有病毒因素:如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圆环病毒等;细菌因素:如猪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等;寄生虫因素:如肺丝虫、蛔虫幼虫等;环境因素:如有害气体(氨气、吲哚、硫化氢、氯)、粉尘等;管理因素:如养殖密度、温度、湿度,霉菌毒素,转群、运输应激等。

猪呼吸道疾病的病情复杂多变。常见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如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病毒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和细菌混合感染。同时,除了呼吸道发病外,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全身多系统也发病。疾病在群体传播很快,存在母猪传仔猪,肥猪传保育等交叉传播。

2.发病机理。蓝耳病是猪呼吸道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呼吸道病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其中猪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猪支原体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主要疾病,蓝耳病又是其中核心因素。单纯蓝耳病虽然发病症状不是非常严重,致死率也不是很高,但是蓝耳病持续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疾病感染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免疫抑制。呼吸道疾病发病频率高的关键因素是免疫抑制。一方面,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应答缺乏,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慢或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导致抗体水平低,不能抗病毒(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等)感染。另一方面,机体整体抗病力差引起条件致病菌发病,如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发病。

4.防控方法。

(1)饲养管理方面,要以全进全出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执行。全面控制好饲料营养和霉菌毒素。环境控制方面,要以猪为本,做好温度、湿度、密度和通风的控制,减少环境应激。疫苗防疫方面,制定标准化的防疫程序,尽量减少疫苗使用和杜绝随意更换疫苗品种。同时,免疫时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

(2)药物预防方面,以免疫增强剂、清热解毒抗病毒类药加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其中,抗生素的选择和组合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本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

(3)通风换气减少氨气含量。干燥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措施,通风是消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方法。当严寒季节发生矛盾时,可向猪舍内定时喷雾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其释放出的氧能氧化空气中的硫化氢和氨,起到杀菌、除臭、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保温与通风在冬季的矛盾,可以加大取暖保温投入,来缓和矛盾,以期减少呼吸道疾病及冬季腹泻造成的损失。

(3)加强日常管理。猪舍应及时彻底清理粪尿等,保持清洁。全面检查、冲洗和消毒饮水系统,保证水流通畅,无滴水、漏水现象,保持干燥做好保温取暖工作。

5.治疗方案。呼吸道病的治疗原则是要优先考虑蓝耳病的因素,然后根据临床发病和解剖症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同时,注意动物免疫力提升和营养补充。方案为:黄芪多糖+双黄连+抗生素组合+营养补充剂、如果呼吸道症状严重,适当配合甘草、氟本尼考、支原净等缓解呼吸症状的药物,猪发热不采食时可以适当进行退热。

四、猪皮肤病的防治

猪对侵害皮肤的一些疾病较为敏感,这类疾病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严重者造成猪只死亡。由于目前饲养猪皮肤大多数为白色、皮毛稀少,其体表的病变易被饲养者所注意,因此正确了解和鉴别猪皮肤病对从事猪病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猪疥癣

本病为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只有很少的猪场不受猪疥癣侵扰,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增重及饲料转换率,而且可造成猪的应激。

1.病原。猪疥螨。

2.诊断要点。天冷季节常发,病猪剧痒,到处摩擦,以肢蹄搔擦患部,甚至将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脱毛、结痂。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和股内侧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

3.防治。阿维菌素(伊维菌素)0.3 mg/kg体重,肌注;左旋咪唑(8 mg/kg体重,内服)。

(二)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1.病原。葡萄球菌。

2.防治。发病早期以针剂抗生素治疗可收良效,异恶唑类、青霉素应列为首选治疗药物。其它如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等参考合用或单用。感染部分可采用防腐剂如碘仿冲洗。此外,打耳号的器具不干净,剪除犬齿不合理,地面粗糙及分娩栏不卫生等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应针对病因加以预防。

(三)坏死杆菌病

1.病原。坏死杆菌。

2.防治。治病时先将痂皮刮除,以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涂上抗生素药膏,预防只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除发病诱因,避免皮肤和粘膜损伤。

五、小结

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是猪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它是猪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猪场盈利的关键。

猜你喜欢

白痢耳病日龄
浅谈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鸡白痢的防控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